送王山人游庐山

千里访灵奇,山资亦相随。

叶舟过鹤市,花漏宿龙池。

峰顶应闲散,人间足别离。

白云将世事,吾见尔心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远行千里寻觅神奇景致,携带盘缠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小船载着我穿过鹤鸟聚集的集市,夜晚则在如花的温泉边歇息。
在那山峰之巅应是悠然自得,人世间却总免不了离别情愁。
让白云承载世俗的纷扰,我心中明了你所想的一切。

注释

千里:远行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访:探访,寻找。
灵奇: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山资:旅行所需的物资、费用。
叶舟:像叶子一样轻小的船,此处指小船。
鹤市:比喻有很多鹤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景象描述。
花漏:形容时间慢慢流逝,也可能指装饰有花的计时器或漏水的容器,这里代指夜晚时光。
龙池:可能指一个美丽的水池,常用于形容清幽之地。
峰顶:山的最高处。
应:应该,理应。
闲散: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人间:人世间,尘世。
白云:象征高洁或超脱世俗的事物。
将:拿,用在这里表示让...承担。
世事:世俗之事,红尘杂务。
吾:我。
尔:你。
心知:心里明白,深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送王山人游庐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千里访灵奇”,开篇便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探寻,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而非单纯的地理距离。这里的“灵奇”指的是庐山之神奇,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既赞美了庐山的壮丽,又传递出一种对友人的敬仰。

接着,“山资亦相随”,用“山资”来比喻自然赋予的才能和灵感,表明诗人希望王山人在游历中能得到自然的启迪和滋润,而“亦相随”则意味着这种灵感是与之相伴随行的。

“叶舟过鹤市”,这里的“叶舟”形象生动,将船比作漂浮的树叶,表达了游历者轻盈无碍、自由自在的情景。鹤市则可能指庐山某个著名的景点或是诗人虚构的一个地方,代表着一种高洁和清净。

“花漏宿龙池”,“花漏”通常用来形容春天的雨水,如同花瓣一般,这里用以描绘夜晚的宁静与美好。龙池则充满了神秘色彩,常被用于指代深邃的水域或是与龙有关的地方。

“峰顶应闲散”,这句话强调了登山后的轻松自在,与前文中的探寻灵奇相呼应,是对友人登临之情境的再次描绘。

“人间足别离”,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希望他能留下美好的回忆或是精神上的寄托。

最后,“白云将世事,吾见尔心知”,诗人似乎在告诫王山人,将一切尘世烦恼抛在脑后,与自然合为一体。在这里,“白云”既象征着纯洁,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末了的“吾见尔心知”,则是诗人的自信,认为王山人能够理解他的这种精神寄托和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以及希望他在游历中能获得心灵上的净化和启迪。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送韦秀才

晨装行堕叶,万里望桑乾。

旧说泾关险,犹闻易水寒。

黄云战后积,白草暮来看。

近得君苗信,时教旅思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丘秀才游越

山情与诗思,烂熳欲何从。

夜舸谁相逐,空江月自逢。

春期越草秀,晴忆剡云浓。

便拟将轻锡,携居入乱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卢仲舒移家海陵

世故多离散,东西不可嗟。

小秦非本国,楚塞复移家。

海岛无邻里,盐居少物华。

山中吟夜月,相送在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卢孟明还上都

江皋北风至,归客独伤魂。

楚水逢乡雁,平陵忆故园。

征骖嘶别馆,落日隐寒原。

应及秦川望,春华满国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