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即事

手挼岩菊嗅寒香,陡觉轻飙透薄裳。

自是苍官添老色,不因青女眩寒妆。

新篘未熟啜茶去,晚稻才收种麦忙。

愿学老农惟苦懒,荷锄归去卧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手握山岩上的菊花,闻着寒冷的香气,突然感到微风穿透了单薄的衣服。
这都是因为自己身为苍老的官吏,增添了岁月的痕迹,并非因为秋神青女的寒霜之美而眩目。
新酿的酒还未熟,就急着去品茗,晚稻刚收割完,紧接着又要忙着种植小麦。
我希望能像老农那样,只知勤劳与懒散,扛着锄头回家,在夕阳下休息。

注释

手挼:手握。
岩菊:山岩上的菊花。
寒香:寒冷的香气。
轻飙:微风。
薄裳:单薄的衣服。
苍官:苍老的官吏。
老色:岁月的痕迹。
青女:秋神青女。
眩寒妆:因寒霜之美而眩目。
新篘:新酿的酒。
未熟:还未成熟。
啜茶:品茗。
晚稻:晚稻。
种麦忙:种植小麦忙碌。
老农:老农夫。
惟苦懒:只知勤劳与懒散。
荷锄:扛着锄头。
卧斜阳:在夕阳下休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日常生活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满足。

“手挼岩菊嗅寒香”两句,通过对岩菊花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尘俗的情怀。岩菊在寒冷中依然散发出清香,这不仅是对植物生命力的赞美,也象征着诗人的坚韧不拔。

“陡觉轻飙透薄裳”一句,则通过衣物被山风吹透的动作,传递出山中秋冬时节的寒冷,以及诗人在自然中的无拘小节。

接下来的“自是苍官添老色,不因青女眩寒妆”两句,诗人借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自己的心境。“苍官”指的是山林之中常见的松柏,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苍老,这里象征着诗人的年龄增长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而“青女”则是指青石或青苔,通过它们不因寒冷而改变形态来比喻自己内心的坚定和不变。

后面几句“新篘未熟啜茶去,晚稻才收种麦忙。愿学老农惟苦懒,荷锄归去卧斜阳。”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从事农业劳作的场景。这里通过对茶、稻和麦等农作物生长周期的描述,以及对“老农”生活态度的向往,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与自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在山中寻求心灵寄托、超越世俗纷扰的境界。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己未元日寄子

子在衡州我桂州,两州相望共承流。

天回北斗又华旦,人立东风正黑头。

新岁五更三节序,老夫六十二春秋。

何时共对屠苏饮,应念孤云为倚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己酉八桂劝驾

快束行装稳著鞭,梅边已报小春天。

程开鹏翼三千里,名继龙头二百年。

花插一枝趋燕喜,云占五色对胪传。

丈夫自许当如此,举酒相期共勉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己酉六月阻水于宜春道间枫树

去国二千里,离家五十程。

炎歊无计避,忧患以身更。

误矣骖鸾句,伤哉舐犊情。

何时拂衣去,藜藿保馀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己酉庆周子将寿八十

华龄八帙庆朋簪,贵老崇师喜见今。

绛帐先生从白发,金闺诸彦尽青衿。

冰寒水见源流盛,玉在山知润泽深。

厚德作人宜寿艾,永传文献纪枌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