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李侯梨饤坐,风味胜仁频。
投老须鸣玉,相看尚秃巾。
便应寻木客,何必问波臣。
不复来城市,从人笑我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再次韵兼简李道夫(其二)》。诗中描绘了与友人李侯相聚的情景,通过“李侯梨饤坐”这一细节,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品味。诗中提到的“风味胜仁频”,不仅指梨饤的美味,也暗含了对李侯人格魅力的赞美。
“投老须鸣玉,相看尚秃巾”两句,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仍渴望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心愿,同时也流露出对李侯的尊重与欣赏。这里的“鸣玉”借用了古代官员佩戴玉佩以示身份的典故,象征着追求官职和荣誉。
“便应寻木客,何必问波臣”则进一步深化了友情的主题。诗人提议两人可以像隐居山林的“木客”一样,享受自然之乐,不必过分追求世俗的名利地位,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不复来城市,从人笑我真”一句,表达了诗人宁愿远离尘嚣,过一种简单真实的生活,即使被世人误解或嘲笑也在所不惜。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犹记一麾出,敢论三顾频。
馀生过飞鸟,幻事捏空巾。
学道无疑怖,忧时有主臣。
买舟苕霅去,我亦号玄真。
白头逢世难,无地可推愁。
晓日瞻天阙,春风忆御沟。
他年余老蜀,万户子封留。
尚记临川郡,溪山烂漫游。
下蜀追随日,欢言一散愁。
篮舆转陂路,小楫渡潮沟。
万里家何在,三年淹此留。
犹欣迟暮眼,见子并英游。
邂逅邗沟记昔年,知君跋马自湘川。
欲持斗酒洗泥滓,未办青铜三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