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

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

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

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

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昔日的小路上,春光与荣华交织丛生。
如今我来到玉石台阶之上,却害怕秋风的摧残。
细小的叶子还保留着绿色,鲜艳的花朵还未绽放出红色。
谁会欣赏我的忘忧之心,只能空自在这北堂之中。

注释

昔时:从前。
幽径:僻静小路。
荣耀:显赫的光彩。
杂:混杂。
玉墀:玉石台阶,代指宫殿或高位。
销歇:消失、凋零。
畏:畏惧。
秋风:秋季的寒风。
犹:仍然。
含:包含。
绿:绿色。
鲜花:盛开的花朵。
未吐红:还未开出红色。
吐:展现。
忘忧:忘却忧虑。
见赏:被欣赏。
空:徒然,白白地。
北堂:古代房屋中的北屋,常用来指代居所或书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幽静的园林风光,融合了对比手法和季节特征。"昔时幽径里,荣耀杂春丛"两句,通过对往日繁华景象的回忆,与现下形成鲜明对照。"今来玉墀上,销歇畏秋风"则展示了诗人在秋天踏上清洁如玉的台阶时,对凉爽秋风的敬畏之情。

"细叶犹含绿,鲜花未吐红"写出了秋季植物的独特景象,其中细叶依然保持着绿色,而鲜花尚未完全绽放。这些生动的意象通过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捕捉,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情感。

"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则表露了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寂和无奈。这里的“北堂”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室内空间,也或许仅是一个虚构的场所,用以强化那份独自享受美景时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趣味。它不仅是对秋天景色的描述,更是一种内心情感的抒发,是诗人与自然、自我之间独特交流的产物。

收录诗词(129)

陈子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伯玉
  • 籍贯: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
  • 生卒年:公元661~公元702

相关古诗词

入东阳峡与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

东岩初解缆,南浦遂离群。

出没同洲岛,沿洄异渚濆。

风烟犹可望,歌笑浩难闻。

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

奔涛上漫漫,积水下沄沄。

倏忽犹疑及,差池复两分。

离离间远树,蔼蔼没遥氛。

地上巴陵道,星连牛斗文。

孤狖啼寒月,哀鸿叫断云。

仙舟不可见,摇思坐氛氲。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溪源幽邃林岭相映有奇致焉

肃徒歌伐木,骛楫漾轻舟。

靡迤随回水,潺湲溯浅流。

烟沙分两岸,露岛夹双洲。

古树连云密,交峰入浪浮。

岩潭相映媚,溪谷屡环周。

路迥光逾逼,山深兴转幽。

麇鼯寒思晚,猿鸟暮声秋。

誓息兰台策,将从桂树游。

因书谢亲爱,千岁觅蓬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万州晓发放舟乘涨还寄蜀中亲朋

空濛岩雨霁,烂熳晓云归。

啸旅乘明发,奔桡骛断矶。

苍茫林岫转,络绎涨涛飞。

远岸孤烟出,遥峰曙日微。

前瞻未能眴,坐望已相依。

曲直多今古,经过失是非。

还期方浩浩,征思日騑騑。

寄谢千金子,江海事多违。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白帝城怀古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