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整冠行客莫先尝,杨子家无数仞墙。
假借肃霜令弄色,勾添寒日与争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又戏呈康国》。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整冠行客莫先尝",暗示着秋天的肃穆和旅途的匆忙,行人还未品尝到秋意,就要继续前行。"杨子家无数仞墙",运用典故,可能暗指杨子的府邸高墙深院,象征着富贵气象。
"假借肃霜令弄色",这里的"肃霜"指的是秋霜,诗人赋予它活力,说它在装扮世界,展示其独特的色彩。"勾添寒日与争黄",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金黄,寒日与霜色相互映衬,增添了季节的鲜明对比和冷峻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味的语言,展现了秋季的韵味,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刻画,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典故和象征,这首诗正是其艺术才华的体现。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往往携家来托宿,裙襦参错佛衣巾。
未嫌满院油头臭,蹋破苔钱最恼人。
招潮瘦恶无永味,海镜纤毫只强颜。
想见霜脐当大嚼,梦回雪压摩围山。
南人羁旅不成归,梦绕南枝与北枝。
安得孤根连夜发,要当雪月群明时。
远寄蔗霜知有味,胜于崔浩水精盐。
正宗扫地从谁说,我舌犹能及鼻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