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名为《送沈希周(其一)》。诗中探讨了在危机之中保持闲适心态的重要性,以及在修行过程中“主敬”工夫的难度。诗人提醒读者,虽然良知是修行的基础,但要达到更高层次的觉悟,还需跨越一层更深的障碍。
首句“危机潜伏正须闲”,点明在潜在的危机面前,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至关重要。这里的“闲”并非指无所事事,而是指内心的宁静与从容,能够以平和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次句“主敬工夫得最难”,强调了“主敬”这一修行过程的艰难。主敬即为主动地保持恭敬之心,这不仅要求外在行为的规范,更深层次上是对内心状态的严格要求,是修身养性的重要环节。
后两句“莫谓良知还便了,良知尤隔一重关”,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深入。良知虽是修行的起点,但要真正达到心灵的觉醒与升华,还需克服更多的内在障碍。这里的一“重”关,象征着修行路上的层层挑战与自我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在人生旅途中,如何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危机,以及在修行道路上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过程。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敬意,同时认识到修行之路的漫长与复杂,需要持续的努力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