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全卿赴浙江宪副

春城折柳赠南还,两浙由来一水间。

将母得归君自喜,见贤不举我何颜。

道傍明月投谁顾,江上清风去莫扳。

此去功名初发轫,未须拄笏望西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送全卿赴浙江宪副》。诗中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首联“春城折柳赠南还,两浙由来一水间”,描绘了在春意盎然的京城,诗人折取柳枝赠予即将南行的朋友,两浙之地虽相隔一水,却因深厚的情谊而紧密相连。这里运用了折柳赠别的传统意象,寓意着离别与不舍。

颔联“将母得归君自喜,见贤不举我何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带着母亲一同返回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才德的赞赏,如果自己没有推荐这样的人才,会感到羞愧难当。这两句体现了深厚的亲情和对人才的尊重。

颈联“道傍明月投谁顾,江上清风去莫扳”,通过描写夜晚路边的明月无人欣赏,江面上的清风无人挽留,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孤独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祝福,希望他能像明月和清风一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留下美好的印象。

尾联“此去功名初发轫,未须拄笏望西山”,预祝友人在新的岗位上开始崭露头角,不必急于求成,不必过分忧虑未来的仕途,表达了对友人前程的乐观期待和鼓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才的推崇,还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中元朝陵值雨已而开霁次倪韩二长官韵(其一)

世途难料是阴晴,自昔朝陵怯此行。

山指白浮惟鸟去,寺逢黄土有僧迎。

岂知平陆江湖在,借问舆梁岁月成。

北望昌平无十里,看山犹自未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中元朝陵值雨已而开霁次倪韩二长官韵(其二)

木鱼声里报新晴,睡稳僧房未办行。

镫底夜深愁欲滴,马头山色喜先迎。

三千世界阴霾净,百二神京体势成。

凉月纷纷如白日,归途镫火若为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追次三原王公谒陵之韵

居庸百二真形胜,只为看山也合来。

牧地车行平似毯,渡河船动小于杯。

断碑卧雨无人打,小店侵星为客开。

凉月昏昏还有意,照人西去照人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郭挥使宏守备永平

北来谁复是长城,作镇烦君向永平。

寄重将门元有种,令严刁斗寂无声。

高榆霜落秋临塞,细柳风微月满营。

莫道汾阳封未复,燕然有石待君铭。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