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郭挥使宏守备永平

北来谁复是长城,作镇烦君向永平。

寄重将门元有种,令严刁斗寂无声。

高榆霜落秋临塞,细柳风微月满营。

莫道汾阳封未复,燕然有石待君铭。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赠郭挥使宏守备永平》。诗中以“北来谁复是长城”开篇,借长城之喻,表达了对郭挥使宏守备永平的敬意与期待。接着,“作镇烦君向永平”,点明了郭挥使的驻守之地,永平,一个充满边塞风情的地方。

“寄重将门元有种,令严刁斗寂无声。”这两句赞美了郭挥使出身名门,且治军严谨,连夜间的巡逻声都听不到,形象地描绘出其军队的纪律严明和训练有素。

“高榆霜落秋临塞,细柳风微月满营。”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边塞的壮丽景色,同时也烘托出郭挥使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镇定自若的形象。

最后,“莫道汾阳封未复,燕然有石待君铭。”诗人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郭挥使功绩的肯定与期待,暗示其有望像汉代大将军霍去病一样,留下不朽的功勋。

整首诗通过对郭挥使形象的刻画和边塞风光的描绘,既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也寄托了诗人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匏庵作板屋诗以落之

竹楼颇高寒,茆亭复卑下。

卑高两适宜,无如板屋者。

制朴体势牢,费省工力寡。

虽然立四柱,乃不施片瓦。

无阶安碝磩,有壁谢垩赭。

方可横二弓,低莫旋疋马。

石几浅作台,蒲团小为坐。

有如卧车厢,又似泛船舸。

深温最宜冬,爽垲仍便夏。

可以舒简编,可以陈盏斝。

谁能善丹青,为予备模写。

写示五侯家,相校何如也。

形式: 古风

再次

世从有巢来,其变日以下。

高栋夸连云,琐琐何为者。

西戎闻有之,中古已甚寡。

既横木为门,复以板代瓦。

还愁雨如麻,最喜日色赭。

主人久登瀛,门外施行马。

不烦十家产,恰受两人坐。

制岂仿僧寮,材乃取市舸。

椎结碍弥明,小冠宜子夏。

名岂虚铁垆,价已踰玉斝。

每于公暇来,便觉素心写。

问谁来最多,恐莫如予也。

形式: 古风

三次

陶潜傲羲皇,一卧北窗下。

岂知负朝暄,又若差胜者。

月庵岂不佳,得日乃较寡。

南墙有隙地,顾安所得瓦。

客来传新样,草木颇遭赭。

何云不日成,其待可倚马。

荆墩与蒲团,趁日每此坐。

问屋何所名,颇似六一舸。

问制何所师,卑宫闻自夏。

问公何所为,席间但尘斝。

有琴亦不弹,有帖亦不写。

不乐亦不忧,居常晏如也。

形式: 古风

次韵板屋二适(其一)负暄

茅檐有冬日,可爱乃易落。

为公独迟迟,怜渠能灼灼。

退朝坐蒲团,嗒然效南郭。

时维春冬交,正值阴阳搏。

屋头上阳乌,篱边鸣冻雀。

方知黄绵袄,绝胜青绫幕。

暖入支体舒,懒任傍人谑。

及晨卯酒酣,正昼蜂衙作。

玄冥顿无威,阳春真有脚。

一室不愿馀,四大殊能著。

自谙此中趣,经书亦可阁。

持欲献吾君,未许专此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