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朝陵值雨已而开霁次倪韩二长官韵(其二)

木鱼声里报新晴,睡稳僧房未办行。

镫底夜深愁欲滴,马头山色喜先迎。

三千世界阴霾净,百二神京体势成。

凉月纷纷如白日,归途镫火若为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元节期间朝陵途中所见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初晴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感慨。

首句“木鱼声里报新晴”,以木鱼声作为背景音符,预示着天气的变化,暗示着雨后的晴朗。接着,“睡稳僧房未办行”一句,通过僧人休息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开始。

“镫底夜深愁欲滴,马头山色喜先迎”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夜晚的寂静与内心的愁绪交织在一起,而远处的山色在马头前显现,又带来了喜悦的情绪,展现出旅途中的复杂心情。

“三千世界阴霾净,百二神京体势成”则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净化与对京城稳定局面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的向往与祝福。

最后,“凉月纷纷如白日,归途镫火若为明”两句,以月光的明亮比喻白日,形象地描绘了归途中的景象,同时通过“镫火若为明”的疑问,表达了对前方道路的期待与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观察与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追次三原王公谒陵之韵

居庸百二真形胜,只为看山也合来。

牧地车行平似毯,渡河船动小于杯。

断碑卧雨无人打,小店侵星为客开。

凉月昏昏还有意,照人西去照人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郭挥使宏守备永平

北来谁复是长城,作镇烦君向永平。

寄重将门元有种,令严刁斗寂无声。

高榆霜落秋临塞,细柳风微月满营。

莫道汾阳封未复,燕然有石待君铭。

形式: 七言律诗

匏庵作板屋诗以落之

竹楼颇高寒,茆亭复卑下。

卑高两适宜,无如板屋者。

制朴体势牢,费省工力寡。

虽然立四柱,乃不施片瓦。

无阶安碝磩,有壁谢垩赭。

方可横二弓,低莫旋疋马。

石几浅作台,蒲团小为坐。

有如卧车厢,又似泛船舸。

深温最宜冬,爽垲仍便夏。

可以舒简编,可以陈盏斝。

谁能善丹青,为予备模写。

写示五侯家,相校何如也。

形式: 古风

再次

世从有巢来,其变日以下。

高栋夸连云,琐琐何为者。

西戎闻有之,中古已甚寡。

既横木为门,复以板代瓦。

还愁雨如麻,最喜日色赭。

主人久登瀛,门外施行马。

不烦十家产,恰受两人坐。

制岂仿僧寮,材乃取市舸。

椎结碍弥明,小冠宜子夏。

名岂虚铁垆,价已踰玉斝。

每于公暇来,便觉素心写。

问谁来最多,恐莫如予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