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除夕

无多骨肉话依依,珍重相看灯烛辉。

饮为病游千里减,瘦因吟过万山归。

老亲白发欣簪胜,稚子红炉笑作围。

屏却百忧成一笑,去年孤泪此时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壬辰除夕之夜,黄景仁与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首句“无多骨肉话依依”表达了虽亲人不多,但相聚时话语绵绵,情感深厚。接着“珍重相看灯烛辉”,在灯火映照下,家人互视,情意更加浓厚。

“饮为病游千里减,瘦因吟过万山归。”这两句通过饮酒和吟诗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因长期漂泊在外,身心俱疲的状态,同时也流露出对家的思念之情。饮而致病,吟而消瘦,皆是思乡之苦。

“老亲白发欣簪胜,稚子红炉笑作围。”这里通过老少两代人的形象对比,展现了家庭的和谐与欢乐。老亲欣喜地戴上新帽,稚子围绕着温暖的火炉欢笑,一老一小的幸福画面,温馨感人。

“屏却百忧成一笑,去年孤泪此时挥。”最后两句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诗人将一年来的种种忧虑抛诸脑后,以微笑面对,与去年独自落泪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在家人团聚时的释然与快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除夕之夜家的温暖与亲情的力量,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人日舣舟亭探梅过饮左云在斋头

多时欲探东城梅,披衣彻晓冲风来。

钗枝粟蕊一相对,妙意远胜千林开。

此意看花知盖寡,樽前尽是同心者。

战深冰雪见性情,略去玄黄得声价。

生人爱客客满堂,今夕何夕同烛光。

道衡风雨思家苦,杜甫江湖引兴长。

去年此日空相忆,珍重缄诗泪沾臆。

两度看花当故人,故人常共花无色。

重游拍手当花前,买醉何须计十千。

传家幸有酒炉在,除却炉边何处眠。

三更以后哗笑急,春气先乘酒香入。

半酣已彻毡炉围,百罚翻教玉山立。

我愿好花常不开,我愿故人常举杯。

杯停花放易分手,百岁今宵能几回。

形式: 古风

偶题斋壁

天留隙地位方床,竹作比邻草护墙。

四壁更无贫可逐,一身久与病相忘。

生疏字愧村翁问,富有书怜市侩藏。

渐喜跏趺添定性,大千起灭满空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舟夜寄别左杏庄

水声到枕今何时,醉中别君心自知。

扁舟梦断五更冷,风雪无边助凄警。

倾耳微闻折竹声,推篷已失飞鸿影。

别时梅花飞满觞,坐君花下之草堂。

相看都怪语言少,一夕离居已断阳。

归梦今宵路犹忆,明日相思在江北。

牛渚风涛百丈深,历阳烟树千重黑。

差喜百年交道真,不须零落苦嫌身。

更将愁水愁风意,寄尔高歌击筑人。

形式: 古风

悲来行

我闻墨子泣练丝,为其可黄可以黑。

又闻杨朱泣歧路,为其可南可以北。

嗟哉古人真用心,此意不复传于今。

今人七情失所托,哀且未成何论乐。

穷途日暮皆倒行,更达漏尽钟鸣声。

浮云上天雨堕地,一升一沈何足计。

周环六梦罗预间,有我无非可悲事。

悲来举目皆行尸,安得古人相抱持。

天空海阔数行泪,洒向人间总不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