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重阳日赐宴

圣心忧万国,端居在穆清。

玄功致海晏,锡宴表文明。

恩属重阳节,雨应此时晴。

寒菊生池苑,高树出宫城。

捧藻千官处,垂戒百王程。

复睹开元日,臣愚献颂声。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圣明的心忧虑着天下万国,静静地坐在朝廷上保持公正清廉。
深远的德行带来了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赐予的宴席彰显了文化的繁荣。
皇上的恩泽与重阳佳节相连,此时的雨水应和着节日放晴。
寒冷季节菊花在池苑中盛开,高大的树木挺立在宫殿之外。
众多官员恭敬地献上赞美之辞,皇上垂示的教诲成为历代帝王的准则。
再次见证开元盛世的日子,我这愚昧的臣子献上颂扬的声音。

注释

圣心:指皇帝的仁德之心。
万国:各国或各地。
穆清:形容政治清明。
玄功:指皇帝的深远功德。
海晏:比喻天下太平。
锡宴:赐宴,指皇帝设宴款待。
恩属:恩典与某事关联。
重阳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
雨应此时晴:重阳节时雨后天晴,古人认为是吉祥的象征。
寒菊:耐寒的菊花。
池苑:花园或池塘。
宫城:皇宫。
捧藻:献上文采斐然的赞辞。
千官:众多官员。
垂戒:垂示警戒。
百王程:历代帝王的行为准则。
开元日:指唐朝开元年间,是唐玄宗统治的盛世。
臣愚:谦称自己为愚蠢的臣子。
献颂声:献上颂扬的诗歌或话语。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重阳日赐宴》。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皇帝德政、庆祝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的宫廷宴会诗。

“圣心忧万国,端居在穆清。”两句表明皇帝的心怀宽广,对国家和百姓的担忧与关爱。"端居在穆清"则描绘了皇帝平日里的简朴生活,"穆清"意味着高洁和清净。

“玄功致海晏,锡宴表文明。”这里的"玄功"指的是皇帝修炼内丹之道,或可解为深厚的德行;"致海晏"则是形容这些功德如同太平盛世一样广泛而持久。"锡宴"即赐予宴会,表明皇帝对臣子的恩惠;"文明"指的是文化和礼仪的光辉。

“恩属重阳节,雨应此时晴。”这两句写的是皇帝的恩泽在重阳节这一特殊日子里显现出来,同时天气也适时变得晴朗,这是对皇帝德政的一种象征性表达。

“寒菊生池苑,高树出宫城。”"寒菊"指的是秋季的菊花,即使在寒冷中仍能绽放;"池苑"则可能是指御苑之中的池塘。"高树出宫城"描写了皇宫周围环境的美丽。

“捧藻千官处,垂戒百王程。”这里描述的是宴会上的盛况和对臣子的教诲。"捧藻"指的是用鲜花或香草作为贺礼;"千官处"则是宴会场所,众多朝廷官员云集一堂;"垂戒百王程"表明皇帝以身作则,对后世君主留下了治国的典范。

最后,“复睹开元日,臣愚献颂声。”诗人回忆起往昔盛大的宴会场面,自己也谦逊地称自己的才华平庸,只能以歌颂的声音来表达对皇帝的敬仰和庆祝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绘和深情的颂扬,展现了皇帝德高望重、国泰民安的理想境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对于政治清明、文化繁荣时代的向往。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林园晚霁

雨歇见青山,落日照林园。

山多烟鸟乱,林清风景翻。

提携唯子弟,萧散在琴言。

同游不同意,耿耿独伤魂。

寂寞钟已尽,如何还入门。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郊居言志

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

但要尊中物,馀事岂相关。

交无是非责,且得任疏顽。

日夕临清涧,逍遥思虑闲。

出去唯空屋,弊箦委窗间。

何异林栖鸟,恋此复来还。

世荣斯独已,颓志亦何攀。

唯当岁丰熟,闾里一欢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荅冯鲁秀才

晨坐枉琼藻,知子返中林。

澹然山景晏,泉谷响幽禽。

髣髴谢尘迹,逍遥舒道心。

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

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

薄田失锄耨,生苗安可任。

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刘评事

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

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

吴中高宴罢,西上一游秦。

已想函关道,游子冒风尘。

笼禽羡归翼,远守怀交亲。

况复岁云暮,凛凛冰霜辰。

旭霁开郡阁,宠饯集文人。

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

丈夫岂恨别,一酌且欢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