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冯鲁秀才

晨坐枉琼藻,知子返中林。

澹然山景晏,泉谷响幽禽。

髣髴谢尘迹,逍遥舒道心。

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

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

薄田失锄耨,生苗安可任。

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秀才在清晨的宁静环境中,坐在装饰华美的琼瑶制成的坐具上,沉浸于山林间的自然景色之中。知子(知客)即友人归来,这里可能指作者与朋友相聚或心灵上的交流。诗中的“澹然”形容山景悠长而淡泊,不是热闹非凡,而是平和宁静;“幽禽”则暗示着深山中的鸟鸣声,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

“髣髴谢尘迹”表达了诗人对物欲尘俗的超然与感激之情。诗中“逍遥舒道心”一句,则展现了作者在自然景观中的悠然自得,内心充满道家思想的平和。

随后几句,“顾我腰间绶,端为华发侵”,描述的是诗人佩戴的丝带被华丽的头发所掩盖,这不仅是对个人仪表的一种描写,也隐喻着个人的才华与外界的期望有所冲突。紧接着,“簿书劳应对,篇翰旷不寻”,则反映了诗人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和文书任务时的无奈与迷茫。

“薄田失锄耨,生苗安可任”一句,通过对农业劳作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中农事的忽略,以及对未来成长(如同田间生长的幼苗)的淡然态度。

最后,“徒令惭所问,想望东山岑”,诗人感到自己的学业与才华未能得到认可,对于那些提出问题和挑战的人充满了懊恼。同时,他的心中又充满了对远方美好风景的向往,这里的“东山岑”可能是理想中的某个地方,代表着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美、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宁静山林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才华与外界期望冲突的隐喻,展现了作者在物欲纷争中寻找超然与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送刘评事

声华满京洛,藻翰发阳春。

未遂鹓鸿举,尚为江海宾。

吴中高宴罢,西上一游秦。

已想函关道,游子冒风尘。

笼禽羡归翼,远守怀交亲。

况复岁云暮,凛凛冰霜辰。

旭霁开郡阁,宠饯集文人。

洞庭摘朱实,松江献白鳞。

丈夫岂恨别,一酌且欢忻。

形式: 古风

送郑端公弟移院常州

时瞻宪臣重,礼为内兄全。

公程傥见责,私爱信不愆。

况昔陪朝列,今兹俱海壖。

清觞方对酌,天书忽告迁。

岂徒咫尺地,使我心思绵。

应当自此始,归拜云台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郗詹事

圣朝列群彦,穆穆佐休明。

君子独知止,悬车守国程。

忠良信旧德,文学播英声。

既获天爵美,况将齿位并。

书奏蒙省察,命驾乃东征。

皇恩赐印绶,归为田里荣。

朝野同称叹,园绮郁齐名。

长衢轩盖集,饮饯出西京。

时属春阳节,草木已含英。

洛川当盛宴,斯焉为达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崔押衙相州

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

驱鸡尝理邑,走马却从戎。

白刃千夫辟,黄金四海同。

嫖姚恩顾下,诸将指挥中。

别路怜芳草,归心伴塞鸿。

邺城新骑满,魏帝旧台空。

望阙应怀恋,遭时贵立功。

万方如已静,何处欲输忠。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