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滕迈郎中赴睦州

郡斋秋尽一江横,频命郎官地更清。

星月去随新诏动,旌旗遥映故山明。

诗寻片石依依晚,帆挂孤云杳杳轻。

想到钓台逢竹马,只应歌咏伴猿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即将离别的场景,洋溢着淡淡的秋意和对远方故土的思念。开篇“郡斋秋尽一江横”,便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秋天的末尾,一条河流横亘在官府的不远处,给人以深邃和萧瑟之感。

接着,“频命郎官地更清”表达了对即将离去的官员的再三嘱咐,让他在新的任所保持清廉。这不仅是对其品行的一种期许,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洁身自好的重视和期待。

“星月去随新诏动”,则描绘了一幅官员启程的夜景,星辰与明月似乎也随着新的命令而移动,这里的“动”字,既指时间流转,又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旌旗遥映故山明”,这句通过对旌旗(即官员所用之旗帜)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远的眷恋。旌旗在远处映照着故乡的山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家乡的依恋和不舍。

“诗寻片石依依晚”,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徘徊于一块块石头旁,寻觅着某种灵感或寄托心事。这里的“依依”二字,传达了一种悠长而又不舍的感情。

“帆挂孤云杳杳轻”,这句描绘了即将启程的一艘船只,帆樯在空中飘扬,轻盈如同孤云一般。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关切和祝福。

最后,“想到钓台逢竹马,只应歌咏伴猿声”,则是诗人在想象中回到了一处古代仙境“钓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遇见了乘马而来的友人。在这里,诗人的心情似乎得到了某种慰藉,他希望自己的歌咏能够与山间的猿声相伴,这既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也是对友人深情厚谊的一种表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的祝愿。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送薛耽先辈归谒汉南

云绕千峰驿路长,谢家联句待檀郎。

手持碧落新攀桂,月在东轩旧选床。

几日旌幢延骏马,到时冰玉动华堂。

孔门多少风流处,不遣颜回识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重阳日示舍弟

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

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回。

渐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驱马傍尘埃。

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重寄卢中丞

贱子来还去,何人伴使君。

放歌迎晚醉,指路上高云。

此夜雁初至,空山雨独闻。

别多头欲白,惆怅惜馀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重游楚国寺

往事飘然去不回,空馀山色在楼台。

池塘风暖雁寻去,松桂寺高人独来。

庄叟著书真达者,贾生挥涕信悠哉。

老僧心地闲于水,犹被流年日日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