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四)冒大风渡沙子

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

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

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

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

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

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

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夕阳沉入暮云之中,远行的人心情如何呢。
可以肯定的是,今天又要面对战争,不论胜负,都在六巽二的争夺中。
四处眺望,天空广阔无垠,一片叶子在波涛中翻腾,壮志豪情未曾消减。
我要对吴地的人们说,听听我船舷边的歌。我常常渴望,挥舞利剑长戟,斩杀蛟龙鳄鱼。
战乱的尘埃还未清扫,我仍在指挥勇士们,试图扭转乾坤。
谁料想,半生的忧虑与困苦,使我如今已显老态,白发逐年增多。
面对这一切,外表虽无惧,内心却深知世事艰难,风浪险恶。

注释

暝:傍晚,昏暗。
封六巽二:古代星宿名,此处指代战争。
干戈:兵器,借指战争。
凌:越过,冲破。
吴儿:吴地的人,泛指听众。
扣舷:敲击船舷,古人常用以抒发情感。
蛟鼍:蛟龙和鳄鱼,古代神话中的水怪。
胡尘:指战乱,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壮士:勇猛的战士。
老态:衰老的状态。
逐年:一年年地。
风波:比喻世事的艰难和变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全的《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其中表现了诗人壮志未消、勇猛冲锋的英雄气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不满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 这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天色昏暗,与诗人心境相呼应,表达了一种决断之情和英勇之气。

"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 这几句则通过对广阔天地的描绘,以及一叶小舟在波涛中跳跃不息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胸中的壮志和对未来挑战的渴望。

"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 这两句表明诗人将通过自己的歌声,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 这几句则是诗人的豪言,表示要像斩杀妖怪一样,清除世间的混乱与邪恶,并通过壮士之力来改变乾坤。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句中,又流露出了一种无奈和哀伤:

"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

诗人回顾一生的忧患与磨难,虽然外表依旧坚强无惧,但内心却也害怕未来的风浪。这几句透露出了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豪迈语调和壮丽想象,展现了一个英雄人物在动荡时代中的挣扎与抉择,同时也折射出个人命运与历史时势的交织。

收录诗词(51)

李处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徐州丰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34-1189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七)前遍既出,诸君皆有属和,因自用韵

飞雪已传信,端叶未分枝。

莫嫌开晚,前月曾付小春期。

谁道梳风洗雨,不许调脂弄粉,容易涴天姿。

眼界未多见,鼻观已先知。昔西湖,今北客,各从宜。

要渠烂熳,趣得暖律为渠吹。

犹记石亭攀折,浑似扬州观赏,清兴欲寻诗。

三嗅不离手,如得和篇时。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四和香/四犯令.立春

香雪新苞偏胜韵。领袖催花信。华节良辰人有分。

看士女、幡垂鬓。莫向春风寻旧恨。乐事随方寸。

眉寿故应天不吝。浮大白、吾无闷。

形式: 词牌: 四犯令

玉楼春.守岁

年光箭脱无留计。才过立春还守岁。

要知一岁已寻侬,听打个惊人喷嚏。

椒盘荐寿休辞醉。坐听爆竹浑无寐。

明朝末后饮屠苏,白发从渠相点缀。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生查子(其一)拒霜花

庭户晓光中,帘幕秋光里。

曲沼绮疏横,几处新妆洗。

红脸露轻匀,翠袖风频倚。

鸾鉴不须开,自有窗前水。

形式: 词牌: 生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