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鬓毛垂似雪,无语答闲人。
拥衲坐终日,浮生知几春。
乘船应梦越,提锡记游秦。
半夜寒堂掩,磬声闻四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老僧形象,他的鬓发如雪,显得格外苍老,不善言辞,静静地坐在禅房里度过漫长的时光。他深感人生的短暂,不知还有多少个春天可以体验。诗人通过想象老僧在梦中穿越江南的越地,以及手提锡杖回忆曾经游历的秦地,展现了僧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过去的追忆。夜晚,寒冷的禅堂被关闭,唯有那悠扬的磬声穿透寂静,响彻四周,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禅意。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修行者的孤寂生活和对生命的沉思。
不详
石城秋月满,烟水冷萧萧。
战气悲千古,歌声散六朝。
萤飞宫草暗,霜白井桐凋。
竟日秦淮上,思贤莫可招。
默默疏林下,独知秋气浓。
半生犹是客,昨夜更闻蛩。
吟苦人成癖,年衰自长慵。
终期拂衣去,江上有诸峰。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会稽连照水,归意两何亲。
山影到平地,湖光生四邻。
虚窗寒对晓,孤棹远浮春。
未可从耕钓,青云懒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