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田

流沙澌澌云漠漠,朝为青田暮为壑。

海外沧桑倏变迁,溪居莫道田家乐。

昨朝来时看绿禾,今日来时看素波。

老农负犁何处去,田在溪中万顷多。

溪边家家学耕作,春刈秋收岁岁过。

农夫最爱千年业,安得天上枯黄河。

溪头未归村犬吠,家中早已到催科。

老农闻之长叹息,欲罢不能行不得。

晚涨三篙流潺潺,仰视苍天无日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溪边农田的景象与农民的劳作生活,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情感。

首句“流沙澌澌云漠漠”,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片辽阔而荒凉的景象,流沙与云雾交织,营造出一种苍茫的氛围。接着,“朝为青田暮为壑”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瞬息万变,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不易与不确定性。

“海外沧桑倏变迁,溪居莫道田家乐。”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变迁与生活的艰辛,即便是生活在溪边的农人,也难以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接下来,“昨朝来时看绿禾,今日来时看素波。”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自然变化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农事的艰辛与不可预测性。

“老农负犁何处去,田在溪中万顷多。”这两句描绘了老农辛勤耕作的情景,他们背负着犁具,在广阔的溪田间劳作,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农业生产的执着追求。“溪边家家学耕作,春刈秋收岁岁过。”则进一步展示了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以及农民们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

“农夫最爱千年业,安得天上枯黄河。”表达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爱与对自然灾害的担忧,希望上天能保佑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避免洪水等灾害的发生。

最后,“溪头未归村犬吠,家中早已到催科。”描绘了农忙时节的紧张气氛,即使在家中休息,也难以摆脱官府催缴赋税的压力。“老农闻之长叹息,欲罢不能行不得。”表达了农民面对生活压力的无奈与痛苦,以及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晚涨三篙流潺潺,仰视苍天无日色。”以晚霞映照下的溪水潺潺,反衬出农民内心的忧愁与对未来的迷茫,整个画面充满了悲凉与沉重的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溪边农田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农民劳作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社会压力以及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457)

洪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海边耕

大造茫茫谁真宰,东为青田西为海。

海畔沙漠不见人,老农耕之筋力殆。

拨沙拔茅锄作园,耕时十旬九旬喂。

夏畦冒雨种地瓜,秋天霜冷枯根芽。

荷锄负锸视地脉,不见瓜成但见沙。

陇头莳植生活计,有时种豆落生花。

花开花落不结子,野人满地空梳爬。

海滨卤壤为经纪,渔在山头樵在水。

我嗟海滨人,如在荆棘里。

形式: 古风

铁车路

声轰轰,如霆雷,火炫炫,如流电。

双轮日驭速催行,回头千里忽不见。

抵掌欲笑夸父迟,轮台一日周围遍。

西人逞巧亦良危,颠踬往往艰一线。

我道带砺在河山,缒幽凿险山河变。

自古众志方成城,不闻铁车与敌战。

又况劳民复伤财,民穷财尽滋内患。

台湾千里如金瓯,浑沌凿死山灵颤。

有潦有流间其间,不能飞渡复中断。

借问铁路何时成,请待天炉为炽炭。

形式: 古风

机器局

乾坤火器不敢逞,上有炎轮下炎井。

大块水机不敢作,西有弱水东汤谷。

气机潜藏一朝开,千山万山鬼神哭。

机械循环何时穷,生民万类皆荼毒。

时势所趋亦难止,竭力为之将胡底。

损伤元气民怨咨,台湾脧削痛肤理。

加赋征商罄国赀,机器局中贮祸水。

国家自强在无形,销金铄石通精诚。

西洋有道不在器,惠政善谋无不兴。

国强不闻恃险马,区区利器何足行。

外虽示勇中心怯,西人亦岂畏虚声。

形式: 古风

西洋灯

西人机巧无不可,不膏不脂能吐火。

一缕荧荧放电光,日暮人家燃千朵。

又有玻璃覆碗明,人家争置数盏灯。

或悬虚空或插案,照耀微茫白雪生。

中国圣人制度备,颠扑不破传利器。

流泽久长可百年,何乃世人竞为异。

西洋伎巧遍天下,中华物产失其利。

我叹台湾尚洋灯,一端可以验风气。

安得尧舜重光出,世间还淳返朴归郅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