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开瓮腊酒熟,主人心赏同。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天中。

更喜宣城印,朝廷与谢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打开酒坛陈酿已熟,主人的心意与酒香相同。
夕阳余晖洒在稀疏的竹林上,天空中飘落的残雪纷飞不息。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酒如同宣城的印记,象征着朝廷的威望,如同谢公当年的荣耀。

注释

开瓮:打开酒坛。
腊酒:陈酿的酒。
熟:已经熟成。
主人:酒的主人。
心赏:心意与欣赏。
斜阳:夕阳。
疏竹:稀疏的竹子。
上:洒在。
残雪:残存的雪花。
乱天中:在天空中散乱飘落。
更喜:更令人欢喜。
宣城印:宣城的象征或特色。
朝廷:朝廷。
谢公:指谢安,东晋名臣,以清廉和文采著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春日斜阳之下,主人与宾客共同享受美酒佳肴的宴会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室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风貌。

"开瓮腊酒熟,主人心赏同"表达了主人对宾客的款待之情,以及宾客之间相互品鉴美酒的情趣。"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天中"则描绘出春日晚照下的景象,疏疏的竹叶间透露出斜阳余晖,而残留的雪花在空中飘散,营造了一种恬淡宜人的氛围。

"更喜宣城印,朝廷与谢公"中的"宣城印"可能指的是一种珍贵的书画作品或是特制的宴会纪念品,而"朝廷与谢公"则暗示了宴会中有达官显贵参与,使得这场集会更添几分荣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文人雅集的风流韵事,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

收录诗词(164)

韩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字:君平
  •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54

相关古诗词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玉山宴坐移年月,锡杖承恩诣丹阙。

先朝亲与会龙华,紫禁鸣钟白日斜。

宫女焚香把经卷,天人就席礼袈裟。

禅床久卧虎溪水,兰若初开凤城里。

不出嚣尘见远公,道成何必青莲宫。

朝持药钵千家近,暮倚绳床一室空。

掖垣挥翰君称美,远客陪游问真理。

薄宦深知误此心,回心愿学雷居士。

形式: 古风

赠别上元主簿张著

上书一见平津侯,剑笏斜齐秣陵尉。

朝垂绶带迎远客,暮锁印囊飞上吏。

长乐花深万井时,同官无事有归期。

回船对酒三生渚,系马焚香五愿祠。

日日澄江带山翠,绿芳都在经过地。

行人看射领军堂,游女题诗光宅寺。

风流才调爱君偏,此别相逢定几年。

惆怅浮云迷远道,张侯楼上月娟娟。

形式: 古风

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

两年戴武弁,趋侍明光殿。

一朝簪惠文,客事信陵君。

简异当朝执,香非寓直熏。

差肩何记室,携手李将军。

玉镫初回酸枣馆,金钿正舞石榴裙。

忽惊万事随流水,不见双旌逐塞云。

感旧抚心多寂寂,与君相遇头初白。

暂誇五首军中诗,还忆万年枝下客。

昨日留欢今送归,空披秋水映斜晖。

闲吟佳句对孤鹤,惆怅寒霜落叶稀。

形式: 古风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