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都留守令狐尚书赴任

翠华黄屋未东巡,碧洛青嵩付大臣。

地称高情多水竹,山宜闲望少风尘。

龙门即拟为游客,金谷先凭作主人。

歌酒家家花处处,莫空管领上阳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皇帝的仪仗还未向东巡游,碧绿的洛水和青翠的嵩山已交给大臣们治理。
这里土地高旷景色宜人多有水竹,山色空旷少有风尘打扰,适合闲暇时远望。
龙门即将成为游客的胜地,金谷园也先请作为主人来款待。
歌声酒香家家户户,花开处处,不要错过这上阳春的美好时光。

注释

翠华:皇帝的仪仗,因旌旗上饰有翠鸟的羽毛。
黄屋:古代帝王的车盖,这里代指皇帝。
碧洛:洛水,河流名。
青嵩:嵩山,山脉名。
付大臣:交给大臣管理。
高情:高旷的景色或高尚的情趣。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龙门:地名,泛指名胜之地。
游客:游赏的人。
金谷:金谷园,晋代富豪石崇的别墅,后常用来泛指豪华园林。
上阳春:上阳,唐代宫名,此处指春季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名为《送东都留守令狐尚书赴任》。诗中表现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翠华黄屋未东巡,碧洛青嵩付大臣。"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宏伟壮丽的宫殿景象,其中“翠华黄屋”指的是皇宫,“未东巡”意味着尚未进行东巡的活动;“碧洛青嵩”形容山川之美,而“付大臣”则是将这些美好的事物托付给了大臣。

"地称高情多水竹,山宜闲望少风尘。"

这两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魅力,“地称高情”表达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多水竹”形容水乡竹林之美;“山宜闲望”则是说山势适合静静观赏,而“少风尘”则是在描写一种远离世俗喧嚣的清净环境。

"龙门即拟为游客,金谷先凭作主人。"

这里诗人以自谦之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龙门即拟为游客”意味着自己将成为探寻自然美景的旅人,而“金谷先凭作主人”则是说朋友在美丽的金谷中如同主人一般。

"歌酒家家花处处,莫空管领上阳春。"

最后两句是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歌酒家家花处处”描绘了一种欢乐和谐的生活场景,而“莫空管领上阳春”则是在劝勉朋友珍惜每一个春天,不要让时光白白流逝。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送令狐相公赴太原

六纛双旌万铁衣,并汾旧路满光辉。

青衫书记何年去,红旆将军昨日归。

诗作马蹄随笔走,猎酣鹰翅伴觥飞。

此都莫作多时计,再为苍生入紫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刘五司马赴任硖州兼寄崔使君

位下才高多怨天,刘兄道胜独恬然。

贫于扬子两三倍,老过荣公六七年。

笔砚莫抛留压案,箪瓢从陋也销钱。

郡丞自合当优礼,何况夷陵太守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刘郎中赴任苏州

仁风膏雨去随轮,胜境欢游到逐身。

水驿路穿儿店月,花船棹入女湖春。

宣城独咏窗中岫,柳恽单题汀上蘋。

何似姑苏诗太守,吟诗相继有三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后集往庐山东林寺兼寄云皋上人

后集寄将何处去,故山迢递在匡庐。

旧僧独有云皋在,三二年来不得书。

别后道情添几许,老来筋力又何如。

来生缘会应非远,彼此年过七十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