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墓

无限春风无限情,千年犹想碧油轻。

歌残井畔桃花落,舞剩亭边柳叶生。

漠漠香魂疑月影,茫茫玉质断云横。

仙才山色何曾死,不独钱塘梦得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苏小墓》由清代诗人汪砢玉所作,通过对苏小小墓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才女苏小小的深切怀念与赞美之情。

首联“无限春风无限情,千年犹想碧油轻”,以春风喻情,表达了诗人对苏小小情感的无限追思,即便千年之后,那轻盈如碧油的情感依然在心中回荡。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无形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情感更加生动可感。

颔联“歌残井畔桃花落,舞剩亭边柳叶生”,通过“歌”与“舞”的意象,以及“桃花落”与“柳叶生”的对比,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桃花的凋零与柳叶的新生,既是对季节更替的自然描绘,也是对生命轮回的隐喻。同时,“歌残”与“舞剩”暗示了苏小小生命的短暂与美好,她的歌声与舞姿虽已消逝,但留给后人无尽的怀念与想象。

颈联“漠漠香魂疑月影,茫茫玉质断云横”,进一步深化了对苏小小形象的刻画。诗人想象苏小小的香魂如同月影般飘渺,玉质如同断云般模糊,既表现了苏小小形象的高洁与神秘,也体现了诗人对其形象的深深向往与追寻。这一联运用了象征与联想的手法,使苏小小的形象更加立体、丰富。

尾联“仙才山色何曾死,不独钱塘梦得成”,表达了诗人对苏小小才华与美貌的赞美,并指出这种才华与美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同仙人才子的山色一般永恒存在。这里的“钱塘梦得”可能是指钱塘江畔的传说或故事,诗人以此强调苏小小的影响深远,其魅力不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地点或时间,而是跨越时空,影响着后来的人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苏小小这位古代才女的深情缅怀,以及对她才华与美貌的极高评价,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爱情与艺术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

汪砢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项氏所藏管仲姬竹卷友人得之已断后跋忽有得其题语者为中峰及松雪两翁手迹时反疑为赝作为赋一绝

露叶烟梢几幅摊,晴窗影落石泓残。

堪嗟重合延平剑,却被人间两样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汪晋贤悼其小侄女金媛

云外来清影,花间拂绣茵。

胜无怜早慧,希有念前因。

玉碎天门谪,龙归水府新。

白衣先受记,仍侍画中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俞烈妇

一时薄命总云烟,谁向霜秋唱可怜。

古战场成埋玉地,众香国睹散花天。

六千短后随潮遁,二八修蛾捍刃残。

如此贞魂堪恸否,芳名独藉大家传。

形式: 七言律诗

元旦四首(其一)

冰车才歇又香轮,云卧荒村自在身。

百战曾经穷甲戌,六旬重得遇庚寅。

未除土石愚公谷,无恙风帆妒女津。

屈指春田苍翠滴,提壶行唤踏花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