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凤箫吹断无人见,但有寒光拂太虚。
仰面笑天天亦笑,此心如月月何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凤箫阁玩月》中的第四首。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凤箫阁上独自赏月,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凉与自由。
“凤箫吹断无人见”,这里的“凤箫”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但在此处它被用来比喻风声。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独自一人,在月光下听着风吹过树梢的声音,感觉就像是凤箫奏鸣,却没有旁人可以分享这份美妙。
“但有寒光拂太虚”,这里的“寒光”指的是清冷的月光,“太虚”则是宇宙、天地的代称。诗人通过这一句,描绘了明亮却又带有一丝寂寞的月光洒满大地,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又神秘的氛围。
“仰面笑天天亦笑”,这句话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诗人仰望着天空,心中充满了喜悦,这份喜悦情绪似乎也感染到了上天,使得整个世界都在笑声中变得明媚。
“此心如月月何如”,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深邃而平和的心境。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比作月亮,既有月之明净,也有月之变化无常,却又自有一份超然物外的从容。这也反映了诗人的心灵世界,是那么的清澈、宁静而又充满哲理。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烦恼、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心如止水的人生态度。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画阁岿然百尺危,吹来花片点春衣。
黄昏璧月溪心浴,白昼银盘水面飞。
暮霭收无归鸟尽,凤箫阁上听松涛。
宿枝不稳鸦飞起,照水当中月上高。
一醉高寒清到骨,四无尘滓月当空。
光芒万里今犹昔,牢落十年西复东。
笋方合爪蕨擎拳,好与同参诗里禅。
居士闻韶今已久,炉峰为我晓生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