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离豫章舟泊吴城山下作

南游三载,只江山、不负中原诗客。

万里行装无别物,满意风云泉石。

牛斗星边,灵槎缥缈,鬓影银河湿。

哀歌谁和,剑光摇动空碧。

回首帝子长洲,洪崖仙去,风雨鱼龙泣。

海外三山何处是,黄鹤归飞无力。

天下佳人,袖中瑶草,日暮空相忆。

乾坤遗恨,月明吹入长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我南下旅行了三年,只为江山美景,不辜负中原诗人的期待。
行程万里,行囊中没有其他,只有对山水风月和泉石的满足。
在牛斗星附近,我乘着想象中的仙舟,银河映照着我的鬓发。
悲伤的歌声谁能应和?剑光在夜空中摇曳,照亮碧色的天空。
回望帝王之子的居所,仙人洪崖已离去,风雨中鱼龙悲泣。
遥远的海外三座仙山在哪里?黄鹤想归却力不从心。
天下的美人,她们手中的瑶草,只能在日暮时分空自怀念。
天地间的遗憾,如同明月,被吹入悠长的笛声中。

注释

南游:向南的旅行。
江山:美丽的自然景色。
不负:不辜负。
中原诗客:中原地区的诗人。
万里:极言距离之远。
牛斗星:二十八宿之一,代表北方天空。
灵槎:传说中的仙舟。
缥缈:虚无隐约的样子。
剑光:剑的光芒。
长洲:古代帝王的园林或居所。
洪崖:神话中的仙人。
黄鹤:典故中的仙鹤。
袖中瑶草:比喻女子的纤细之美。
乾坤:天地。
月明:明亮的月光。
长笛:长而直的竹笛。

鉴赏

这首元代王旭的《大江东去·离豫章舟泊吴城山下作》描绘了诗人南游三年后的情感与景色。开篇表达了对江山的热爱和对中原诗人的自豪,万里行程中,他只带着风云泉石的满足,意在自然之中寻求灵感。诗人以牛斗星边、灵槎(神话中的仙舟)和银河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奇幻而寂寥的氛围,哀歌无人应和,剑光在夜空中摇曳,增添了孤独与壮志未酬的意蕴。

接着,诗人回忆起豫章之地的历史传说,如帝子长洲和洪崖仙的离去,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连鱼龙也为风雨所泣。诗人遥想海外三山,黄鹤难再归,流露出对远方仙境的向往和现实困境的无奈。他对天下佳人的思念,如同瑶草般藏于袖中,只能在日暮时分徒然相忆,充满了深深的遗憾。

最后,诗人将满腔的遗憾与宇宙的浩渺相对照,借月明长笛,寄托了对天地间永恒遗憾的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4)

王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 字:景初
  • 籍贯:东平(今属山东)

相关古诗词

大江东去.登鲸川楼

飞楼缥缈,疑行云、势压鲸川雄杰。

宾主落成登眺日,正是炎蒸时节。

把酒临风,凭阑一笑,忘尽人间热。

四围烟树,万家金碧重叠。

休问去棹来帆,南商北旅,欢会并离别。

且向尊前呼翠袖,歌取阳春白雪。

千古兴亡,百年哀乐,天远孤鸿减。

酒阑人散,角声吹上明月。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木兰花慢.扬州寿瓜尔夹士常

醉西湖寿酒,歌旧曲,已三年。

喜万里湖山,归来相见,淮海楼边。

春风绣衣无恙,唤竹西歌吹共留连。

世事浮云千变,灵台孤月长圆。一官聊办买书钱。

行橐故萧然。有梦里青山,词中白云,徽外鸣弦。

悠悠紫台归路,乐因循、诗酒堕凡缘。

借问蓬莱官府,何如平地神仙。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扬州寿纪子周

皇天忧世难,生俊乂,佐时来。

有忠孝诚心,文章大手,经济雄才。

他年汉庭三策,要青云高步出尘埃。

儿女徒惊气岸,丹青莫状灵台。诗人清骨即仙才。

何处觅蓬莱。便唤取何郎,一尊同醉,东阁官梅。

充闾郁葱佳气,挽春风、都入紫霞杯。

休道寿君无物,滔滔万里江淮。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听姜惠甫摘阮

想高情千古,谁得似、仲容贤。

把山海遗音,写归玄璧,妙绝当年。

清风竹林人去,被浮哇、迷却性中天。

不有黄台公子,宁闻清庙朱弦。博山香底坐臞仙。

幽兴想飘然。笑袅袅繁声,三生儿女,恩怨流连。

回头月明千里,正松风、岩壑和流泉。

座上神游八表,知音不在言传。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