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鹦鹉二首(其一)

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

虽知主恩厚,何日肯重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长久以来渴望回归自然
如今终于摆脱了束缚

注释

野性:原始的、野生的本性。
思归:想念回归。
久:长时间。
笼樊:笼子和樊笼,比喻束缚。
今始开:现在才开始打开。
虽:即使。
知:知道。
主恩:主人的恩惠。
厚:深厚。
何日:何时。
肯:愿意。
重来:再次回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放生后的鸟儿思念归巢的情景。诗人通过鹦鹉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旧主的记挂。

"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两句写出了鹦鹉长时间以来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它刚刚获得的解脱。"野性"指的是鸟儿本能的向往自由的天性,而"笼樊"则是束缚它们的囚笼,现在这个囚笼终于被打开了。

"虽知主恩厚,何日肯重来"这两句则表达了鹦鹉虽然明白它的旧主对它的恩情深厚,但它却难以决定何时会再次回到旧主身边。这里蕴含了一种矛盾的情感,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喜悦,也不免对于过去生活的留恋。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生命对于自由与依赖的双重渴望,充满了哲理和情趣。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昌言见督诗债戏呈绝句

学馁才贫杼轴劳,踰年避债负诗豪。

倒囊不惜偿虚券,未敌琼瑶旧价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殆难复加仆虽未睹兹物而已若识之久者辄复强为三诗以继其后非敢庶几肩差适足为前诗之舆台耳(其一)

万古风涛浸石岩,老苔垂足细䰐鬖。

传闻海底珠无数,何事从来散不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殆难复加仆虽未睹兹物而已若识之久者辄复强为三诗以继其后非敢庶几肩差适足为前诗之舆台耳(其三)

琅菜来从若木边,非膏非沐绿宛延。

玉盘委积羞佳客,不是陶家无馔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昌言有咏石发诗三章模写精楷殆难复加仆虽未睹兹物而已若识之久者辄复强为三诗以继其后非敢庶几肩差适足为前诗之舆台耳(其二)

金阙银城仙客居,欲传消息问麻姑。

蓬莱无物堪为信,剪寄苍龙一握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