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三首(其一)

黄鸟啼烟二月朝,若教开即牡丹饶。

天嫌青帝恩光盛,留与秋风雪寂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翻译

在早春二月的清晨,黄莺在烟雾中啼鸣,
如果开放的话,花朵定会繁多如牡丹般艳丽。

注释

黄鸟:指黄莺,春天常见的鸣禽。
啼烟:在晨雾中啼叫。
二月朝:早春的早晨。
若教:假如让它。
开即:一旦盛开。
牡丹饶:像牡丹那样繁多。
天嫌:上天似乎觉得。
青帝:古代神话中的春神。
恩光盛:春光太盛。
留与:留给。
秋风:秋季的寒风。
雪寂寥:寒冷的冬雪,显得孤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黄鸟啼烟二月朝",黄莺在晨雾中啼叫,背景是二月的清晨,这里不仅点出了时间,更通过黄莺的啼叫传达了春意盎然的氛围。"若教开即牡丹饶"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生机,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重花卉,其盛开往往象征着繁华与荣耀,这里若被教导而开,则是对自然赋予的生命力的赞美。

紧接着的"天嫌青帝恩光盛"一句,通过“天”和“青帝”的对比,表达了天地间恩泽广被的情景。“留与秋风雪寂寥”则是一个转折,秋风雪通常象征着萧瑟与冷清,但在这里,它们似乎也被赋予了一种平静而深远的美,寂寥二字更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生生不息力量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平和、宁静与永恒的向往。这是一种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收录诗词(209)

黄滔(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 字:文江
  • 籍贯:莆田城内前埭(今荔城区东里巷)
  • 生卒年:840~911

相关古诗词

木芙蓉三首(其二)

却假青腰女剪成,绿罗囊绽綵霞呈。

谁怜不及黄花菊,只遇陶潜便得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木芙蓉三首(其三)

须到露寒方有态,为经霜裛稍无香。

移根若在秦宫里,多少佳人泣晓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东林寺贯休上人篆隶题诗

师名自越彻秦中,秦越难寻师所从。

墨迹两般诗一首,香炉峰下似相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京别同年

一枝仙桂已攀援,归去烟涛浦口村。

虽恨别离还有意,槐花黄日出青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