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秋山小景

家在夕阳三峡口,人行秋雨两岩间。

不知何处堪图画,移得柴门到楚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秋日山水图。诗人以“家在夕阳三峡口”开篇,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夕阳的余晖与三峡的壮丽交织出一种既温暖又略显孤独的氛围。接着,“人行秋雨两岩间”,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季节特征,秋雨的细腻与山岩的坚实形成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不知何处堪图画,移得柴门到楚山。”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叹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感。诗人似乎在说,这样的美景难以用言语或画笔完全捕捉,但心中的那份情感与对自然的敬畏却如同柴门一样,能够跨越时空,抵达遥远的楚山,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

李明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鸿濛再剖一天地,书契复见科斗文。

形式: 押[文]韵

别来越树长为客,看尽吴山不是家。

形式: 押[麻]韵

戏赠瞽者

就鞍和袖绾丝缰,也逐王孙出晋阳。

人笑但闻誇景物,风来应解审笙簧。

马蹄响处无芳草,莺舌调时有绿杨。

休道不知春色好,东风桃李一般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诏回作

外国深蕃事莫穷,阴阳气候特无从。

才经四月阴魔尽,却早弥天旱魃凶。

浸润百川当九夏,摧残万草若三冬。

我行往复三千里,不见行人带雨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