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应德茂先离棠溪有作

落日芦花雨,行人谷树村。

青山时问路,红叶自知门。

苜蓿穷诗味,芭蕉醉墨痕。

端知弃城市,经席许频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首联“落日芦花雨,行人谷树村”以夕阳、芦花和细雨为背景,勾勒出一幅黄昏时分的乡村图景,行人在谷树环绕的村庄中穿行,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颔联“青山时问路,红叶自知门”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青山以询问者之态,红叶则仿佛是门户的守卫,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互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理解。

颈联“苜蓿穷诗味,芭蕉醉墨痕”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苜蓿与芭蕉,既是自然界中的植物,也成为了诗人情感与思考的载体,通过“穷诗味”与“醉墨痕”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创作的灵感。

尾联“端知弃城市,经席许频温”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认为,只有在自然之中,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滋养,因此愿意放弃城市的喧嚣,经常温习经典的书籍,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生活的一种独特理解和追求,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逢翁舜咨

相逢浑不觉,祗似宛陵贫。

袅袅花骄客,潇潇雨净春。

借书消茗困,索句写梅真。

此去青云上,知君有几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乙亥岁毗陵道中

百年只有百清明,狼狈今年又避兵。

烟火谁家寒食禁,簪裾那复丽人行。

禾麻地废生边气,草木春寒起战声。

渺渺飞鸦天断处,古来还是阖庐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东湖第三溪

日晏霜浓十二月,林疏石瘦第三溪。

云沙有径萦寒烧,松屋无人鸣昼鸡。

几聚衣冠块作土,当年歌舞醉如泥。

早知涉世真成梦,不弃山田春雨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过应浩然先生墓

人间万卷庞眉老,眼见堂堂入草莱。

行客须当下马过,故交谁复裹鸡来。

山花不语如听讲,溪水无情自荐哀。

犹胜黄金买碑碣,百年名字已烟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