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汤寺

温汤气如蒸,冷泉寒于冰。

并流不相入,汹涌争奔腾。

佛庐焕金碧,法地何时兴。

二泉洒其间,回环清且澄。

维舟爱古柏,磴道垂千层。

殿堂绝纤埃,潇洒严香灯。

敲栏施鱼食,弄水摇悬藤。

一掬洗病眼,再漱袪烦膺。

远访岂惮劳,胜游诚可矜。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温汤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环境的清幽。

首句“温汤气如蒸,冷泉寒于冰”对比了温汤的热气蒸腾与冷泉的寒凉,营造出一种鲜明的温度差异感。接着“并流不相入,汹涌争奔腾”描述了温汤与冷泉虽同处一处却各自奔腾,互不相融的景象,生动形象。

“佛庐焕金碧,法地何时兴”两句转向对寺庙的描写,金碧辉煌的佛庐映衬着寺庙的庄严,表达了对佛法兴盛的期待与向往。接下来“二泉洒其间,回环清且澄”则赞美了寺庙周围泉水的清澈与宁静,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维舟爱古柏,磴道垂千层”描绘了诗人乘舟而至,被古柏吸引,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的情景,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探索精神。“殿堂绝纤埃,潇洒严香灯”则展示了寺庙内环境的清净与庄严,香灯的点缀更添了几分神秘与肃穆。

“敲栏施鱼食,弄水摇悬藤”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互动的场景,通过投喂鱼食和摇动藤蔓,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一掬洗病眼,再漱袪烦膺”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自然之物洗涤心灵,消除烦恼的愿望。

最后,“远访岂惮劳,胜游诚可矜”总结了诗人远行访寺的艰辛与决心,以及对这次胜游的自豪与珍惜,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温汤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精神净化的渴望。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涂山寺

巴山俗可厌,万叠誇雄伟。

江前一峰秀,青林带孤起。

长舟截巨浪,平舆登峻趾。

古寺隐山背,来造神已喜。

清泉绕修竹,野径入葭苇。

女娲旧生处,石坳勤戾止。

圣神固有合,天作非偶尔。

玉简事恍惚,越书莽非是。

孤亭凌绝顶,坐有千古意。

二江错交会,比屋聚纷蚁。

把酒一长笑,忘情但高视。

形式: 古风

丰都观

横江耸孤峰,陟巘访山境。

修廊转空曲,古殿冠绝顶。

汉柏抚骨立,唐碑独孤挺。

高踞自轩豁,遐追若俄顷。

长生尽室来,避世或箕颖。

逍遥奚所适,遗事传缑岭。

药岩已无灶,烟云但枯井。

风前凡几过,物外初一省。

清风谁与游,高步局难骋。

形式: 古风

利州漕宇八景(其一)会景亭

天下台府胜,益昌囿佳山。

使者高世才,秀隐林樾间。

仰山复仰人,昔旅无由攀。

辟书就始志,来若游子还。

史公实宾从,与脱簿领艰。

会景驾峰出,碧玉森周环。

栋梁宿云雾,栏槛平江关。

杖屦从公游,萧散万虑閒。

酒随至乐尽,诗到无疵删。

经年若朝夕,语去涕欲潸。

属余省亲闱,看公趣天颜。

此会不可再,鸿鹄方高翾。

八咏风迹存,二江声潺潺。

形式: 古风

利州漕宇八景(其二)巽堂

燕嬉各异处,君子时以居。

虚堂背治开,面直东南隅。

林峦照几席,花木纷庭除。

委蛇外不烦,浩荡中有馀。

雄雄台府间,寂若山中庐。

美景开宴觞,清谈会宾裾。

孰穷吏隐趣,但见民情舒。

鄙夫不知要,仆仆困簿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