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山寺

巴山俗可厌,万叠誇雄伟。

江前一峰秀,青林带孤起。

长舟截巨浪,平舆登峻趾。

古寺隐山背,来造神已喜。

清泉绕修竹,野径入葭苇。

女娲旧生处,石坳勤戾止。

圣神固有合,天作非偶尔。

玉简事恍惚,越书莽非是。

孤亭凌绝顶,坐有千古意。

二江错交会,比屋聚纷蚁。

把酒一长笑,忘情但高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涂山寺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历史氛围。开篇“巴山俗可厌,万叠誇雄伟”以对比手法,先点出巴山的俗气,再强调涂山寺的雄伟壮观,引人入胜。接着“江前一峰秀,青林带孤起”描绘了一幅山峰挺立、绿树环绕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美景的秀丽。

“长舟截巨浪,平舆登峻趾”通过舟行与登山的场景,展现了探索与征服的勇气和决心。“古寺隐山背,来造神已喜”则表达了对古老寺庙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神灵的虔诚。随后,“清泉绕修竹,野径入葭苇”描绘了清幽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

“女娲旧生处,石坳勤戾止”这一句巧妙地将神话传说融入景物描写中,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圣神固有合,天作非偶尔”表达了对自然与神灵之间和谐共存的感慨。“玉简事恍惚,越书莽非是”则可能是在探讨某种难以言喻的真理或哲理。

最后,“孤亭凌绝顶,坐有千古意”描绘了一座独立于山顶的亭子,让人在其中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深邃思考。“二江错交会,比屋聚纷蚁”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江水交汇的壮观景象,以及周围村落的繁忙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涂山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了对历史、自然、神灵以及人类生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丰都观

横江耸孤峰,陟巘访山境。

修廊转空曲,古殿冠绝顶。

汉柏抚骨立,唐碑独孤挺。

高踞自轩豁,遐追若俄顷。

长生尽室来,避世或箕颖。

逍遥奚所适,遗事传缑岭。

药岩已无灶,烟云但枯井。

风前凡几过,物外初一省。

清风谁与游,高步局难骋。

形式: 古风

利州漕宇八景(其一)会景亭

天下台府胜,益昌囿佳山。

使者高世才,秀隐林樾间。

仰山复仰人,昔旅无由攀。

辟书就始志,来若游子还。

史公实宾从,与脱簿领艰。

会景驾峰出,碧玉森周环。

栋梁宿云雾,栏槛平江关。

杖屦从公游,萧散万虑閒。

酒随至乐尽,诗到无疵删。

经年若朝夕,语去涕欲潸。

属余省亲闱,看公趣天颜。

此会不可再,鸿鹄方高翾。

八咏风迹存,二江声潺潺。

形式: 古风

利州漕宇八景(其二)巽堂

燕嬉各异处,君子时以居。

虚堂背治开,面直东南隅。

林峦照几席,花木纷庭除。

委蛇外不烦,浩荡中有馀。

雄雄台府间,寂若山中庐。

美景开宴觞,清谈会宾裾。

孰穷吏隐趣,但见民情舒。

鄙夫不知要,仆仆困簿书。

形式: 古风

利州漕宇八景(其三)桐轩

幽轩处清奥,前有双桐起。

婆娑势初合,修耸意未已。

叶分竹岩路,根渍石沼水。

秋声动素琴,晓影覆斋几。

主人相对乐,性静穷物理。

纯音藏未兆,孤干直不倚。

安得千仞禽,来哉共栖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