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馆中会饮

世情共惜隔年期,岂堪四野阴云垂。

几处红楼歌吹起,窥檐初讶寒光迟。

那知细雨复侵夜,灯外蟾影还微微。

是时册府陪诸彦,聊复杯酒相追随。

地严更觉秋气净,雨过还有凉风吹。

忘怀自得觞咏趣,真赏不为阴晴移。

月岂无光忌全露,云亦有意藏馀辉。

云轻影薄自清绝,不减永夜天河诗。

人言蚌胎因吸月,随月明暗占盈亏。

诏词丁宁斥金翠,岂更漉海求珠玑。

月光不露乃天意,正是君王崇俭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馆舍中聚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事的和谐交融。诗人以“世情共惜隔年期”开篇,点出中秋佳节的难得相聚,随后描绘了阴云低垂、雨夜朦胧的景象,以及室内灯火与月光交织的光影变化,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述了宴会的场景,宾客们在月色与灯光下饮酒赋诗,享受着忘却尘世烦恼的乐趣。通过“地严更觉秋气净,雨过还有凉风吹”两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与宴会的气氛融合,进一步烘托出聚会的高雅与宁静。

“忘怀自得觞咏趣,真赏不为阴晴移”表达了诗人对聚会中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欣赏态度,即使面对天气的变化,也无法影响他们享受当下的乐趣。接下来,“月岂无光忌全露,云亦有意藏馀辉”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月亮和云彩以情感,暗示了自然界的微妙平衡与和谐。

最后,“人言蚌胎因吸月,随月明暗占盈亏”引用了民间传说,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现象的深刻思考。而“诏词丁宁斥金翠,岂更漉海求珠玑”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君王推崇节俭的价值观,与前文的自然和谐形成呼应。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友情与节俭价值观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宋朝中秋诗作。

收录诗词(238)

刘才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宽夫题王自然参议江阁

橘州部曲奴千头,倚槛应犹忆故丘。

胸中耿耿挂秋月,坐阅世故如星流。

谁能令公还餍事,且脱荷衣藏箧笥。

定将奇策收桑榆,不似书鱼老文字。

形式: 古风

灯下见梅花

沉沉永夜成清聚,翠箔护寒风力住。

疏响遥传玉漏声,华灯屡续兰膏炷。

琼枝亭亭浸清泚,浮香漠漠轻来去。

晴虹神彩正超绝,素练肌肤无点污。

体轻难便有行云,光透只应缘饮露。

珠宫宴罢恰归时,瑶台月下相逢处。

斜辉耿耿照冰姿,清影重重杂香雾。

除著参差仙子似,谩矜淡伫人间误。

但令绮席借馀光,谁管玉颜生暗妒。

竹外斜枝太幽独,溪边寒影饶高趣。

何当尽取贡玉堂,免使空伤碧云暮。

形式: 古风

波光亭

方塘溶溶贮清泚,中有高亭兀然起。

问公名亭意若何,公笑不言摇麈尾。

知公直是我辈人,此意不凡端有以。

亭本无风水亦静,风落波生偶然尔。

山摇宿霭迷粉黛,莺啼晚柳明金翠。

涔涔凉气侵语笑,漠漠飞岚到襟袂。

冰痕摇度帘痕曲,晓日初升窗影碎。

几个沙鸥乱夕阳,一段馀霞浴晴绮。

可怜巽坎固多态,转续无穷难偻指。

凭栏若随根境转,目不暇瞬亦劳矣。

谁知主人心湛然,道骨嵚嵚照云水。

本来非静亦非摇,坐观物态聊尔尔。

更须说似登临人,认取闹中真自己。

形式: 古风

题容安阁

涌地千楹排镂磶,朱楼跨空半天赤。

鬼神下瞰防祸机,坐使心猿困跳踯。

岂知高人心独远,不觅赢馀但容膝。

寄傲南窗一事无,时见归云度晴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