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二)拜马涧

王子昔凌霓,国人兹拜马。

依稀日夜笙,声入寒泉泻。

空传七日期,飞鹤何时下。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翻译

从前的王子曾驾驭着彩虹,国民们对他膜拜不已。
夜晚和白天都有隐约的笙乐声,仿佛流入寒冷的泉水中流淌。
只听说有七天的约定,何时能见到那飞翔的仙鹤降临呢?

注释

王子:古代对有权势或高贵人物的尊称。
凌霓:驾驭彩虹,象征超凡或神秘力量。
兹:此、这时。
拜马:拜见、礼拜,此处指崇拜。
依稀:模糊不清,隐约。
笙:中国古代吹奏乐器。
寒泉:冰冷的泉水,常用来形容清冷或寂静。
泻:流淌、倾泻。
空传:徒然传播,没有实证的流传。
七日期:可能指某种神秘的期限或预言。
飞鹤:象征仙人或吉祥的灵物。
何时:什么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二)拜马涧》。诗中描述了王子昔日骑马凌云的传说,人们在拜马涧膜拜,仿佛还能听到日夜不断的笙乐声,它如同泉水般流淌,回荡在山谷间。诗人借这个场景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追思和对仙踪难觅的感慨,最后一句“飞鹤何时下”则暗示着对超凡出世的向往,整个氛围充满了神秘与怀旧之情。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嵩山拜马涧的神话景象,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八)天门泉

泠泠云外泉,的的岩光入。

静若仙鉴开,寒疑玉龙蛰。

时应下鹿群,迹印青苔湿。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一)登太室中峰

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

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霶霈。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二)峻极寺

山高路已穷,倏尔逢兰若。

落日老僧闲,支颐古松下。

缓步入禅庭,苔苍但萧洒。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三醉石

相期物外游,共醉仙坛石。

举手薄高穹,清风生两腋。

都忘尘世烦,笑傲聊为适。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