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道士

人境年虚掷,仙源日未斜。

羡君乘竹杖,辞我隐桃花。

鸟去宁知路,云飞似忆家。

莫愁客鬓改,自有紫河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名为《送李道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送别一位名叫李的道士,而这种送别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颇为常见,是一种表达友情和敬意的方式。

首句“人境年虚掷”表明时间飞逝,人世间的岁月易逝如过眼云烟。接下来的“仙源日未斜”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仙源”暗示了道士所追求的超凡脱俗之境。

第三句“羡君乘竹杖,辞我隐桃花”中,“羡君”表达了诗人对李道士的羡慕之情。这里的“乘竹杖”是道教修炼飞升的一种象征,而“辞我隐桃花”则暗示着李道士要离开,去寻找他的仙境。

第四句“鸟去宁知路,云飞似忆家”通过自然界的事物来比喻人间的离别。鸟儿在天际飞翔,或许并不知道归途,而云朵飘逸,仿佛也带着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莫愁客鬓改,自有紫河车”则是诗人安慰自己和朋友,不必为时光流逝而忧虑。这里的“紫河车”在道教中是一种载运仙人的神异之物,暗示着对李道士未来修炼成仙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道士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242)

顾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字:逋翁
  •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 籍贯:唐朝海盐

相关古诗词

送使君

天中洛阳道,海上使君归。

拂雾趋金殿,焚香入璅闱。

山亭倾别酒,野服间朝衣。

他日思朱鹭,知从小苑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

鱼轩海上遥,鸾影月中销。

双剑来时合,孤桐去日凋。

夕阳迷陇隧,秋雨咽笳箫。

画翣无留影,铭旌已度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宿湖边山寺

群峰过雨涧淙淙,松下扉扃白鹤双。

香透经窗笼桧柏,云生梵宇湿幡幢。

蒲团僧定风过席,苇岸渔歌月堕江。

谁悟此生同寂灭,老禅慧力得心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湖南客中春望

鸣雁嘹嘹北向频,渌波何处是通津。

风尘海内怜双鬓,涕泪天涯惨一身。

故里音书应望绝,异乡景物又更新。

便抛印绶从归隐,吴渚香莼漫吐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