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虫声里坐,夜色共冥冥。
远忆诸峰顶,曾栖此性灵。
月华澄有象,诗思在无形。
彻曙都忘寝,虚窗日照经。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间静坐的境况与心境。在蟋蟀等各种昆虫鸣叫声中,诗人沉浸于深邃的夜色之中。远处山峰的轮廓在记忆中浮现,那里曾是他栖息和冥想的地方,触动了他那份超脱尘世的情操。
月光如水,清澈明亮,却又无形无象,正如诗人的思绪,无从捉摸。晨曦渐渐穿透黑暗,但诗人已然忘却了睡眠,只是在虚掩的窗前,任由阳光洒满经卷。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心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忘我于自然的哲学思考。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初宵飞霰急,竹树洒乾轻。
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
渐凌孤烛白,偏激苦心清。
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
宜阳南面路,下岳又经过。
枫叶红遮店,芒花白满坡。
猿无山渐薄,雁众水还多。
日落犹前去,诸村牧竖歌。
水隔孤城城隔山,水边时望忆师闲。
清泉白日中峰上,落日半空栖鸟还。
云影触衣分朵朵,雨声吹磬散潺潺。
传心莫学罗浮去,后辈思量待扣关。
雨晴天半碧光流,影倒残阳湿郡楼。
绝顶有人经劫在,浮生无客暂时游。
窗开万壑春泉乱,塔锁孤灯万木稠。
欲为吾师拂衣去,白云红叶又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