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隔孤城城隔山,水边时望忆师闲。
清泉白日中峰上,落日半空栖鸟还。
云影触衣分朵朵,雨声吹磬散潺潺。
传心莫学罗浮去,后辈思量待扣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田园生活图景。开篇“水隔孤城城隔山,水边时望忆师闲”两句,设定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是一座被水和山环绕的孤寂之地,而这种环境让诗人不禁想起了往昔与师傅共度的悠闲时光。这里的“师闲”可能指的是某位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者是对知识、智慧的追求。
接下来的“清泉白日中峰上,落日半空栖鸟还”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般的景象。清泉与白日相映衬,显得山峰格外清新,而落日则伴随着归巢的鸟儿,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氛围。
“云影触衣分朵朵,雨声吹磬散潺潺”两句,更增加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云如轻纱拂过诗人的衣襟,而细雨如磬鸣般地敲击着岩石,声音清脆而悠长,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秘与美好。
最后,“传心莫学罗浮去,后辈思量待扣关”两句,则显得诗人对知识、智慧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里的“罗浮”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仙山之一,而“后辈思量待扣关”则表现出诗人希望后来者能继续这一份心灵的探索与追寻,等待着他们用心去体会和领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以及对知识、智慧不懈追求的态度。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雨晴天半碧光流,影倒残阳湿郡楼。
绝顶有人经劫在,浮生无客暂时游。
窗开万壑春泉乱,塔锁孤灯万木稠。
欲为吾师拂衣去,白云红叶又新秋。
花落水喧喧,端居信昼昏。
谁来看山寺,自要埽松门。
是事皆能讳,唯诗未懒言。
传闻好时世,亦欲背啼猿。
出岳与入岳,前题继后题。
遍寻僧壁上,多在雁峰西。
近说游江寺,将谁话石梯。
相思立高巘,山下草萋萋。
客思寻常动,未如今断魂。
路岐经乱后,风雪少人村。
大泽鸣寒雁,千峰啼昼猿。
争教此时白,不上鬓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