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江上寄仰山长老二首(其二)

雨晴天半碧光流,影倒残阳湿郡楼。

绝顶有人经劫在,浮生无客暂时游。

窗开万壑春泉乱,塔锁孤灯万木稠。

欲为吾师拂衣去,白云红叶又新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雨后初晴天空半碧清波流,夕阳倒映湿润了城楼。
山顶有人历经沧桑仍驻足,世间过客只是短暂地游。
窗户推开万道山谷春泉涌,佛塔锁住孤灯四周林木茂。
想为我的老师拂衣告别去,白云红叶中迎来又一秋。

注释

雨晴:雨后转晴。
天半碧光流:半空中清澈的光线如水流般。
影倒:倒映。
残阳:夕阳。
湿郡楼:湿润了城市中的高楼。
绝顶:山顶,极高的地方。
有人:指高人或修行者。
经劫在:经历过许多劫难仍然存在。
浮生:短暂虚幻的人生。
无客暂时游:没有谁是长久停留的游客。
窗开:打开窗户。
万壑:众多的山谷。
春泉乱:春天山泉奔腾混乱。
塔锁:佛塔仿佛锁住了。
孤灯:孤单的灯火。
万木稠:树木茂密。
欲为:想要为了。
吾师:我的老师或指精神导师。
拂衣去:挥衣离开,表示洒脱地告别。
白云红叶:自然界的景色,象征着宁静和变化。
又新秋:又一个清新秋天的到来。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与表达心境的古典诗歌。开篇“雨晴天半碧光流,影倒残阳湿郡楼”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雨后初晴的画面。碧绿的光线洒落在大地上,夕阳的影子投射在城楼之上,带着微湿的感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情调。

接着,“绝顶有人经劫在,浮生无客暂时游”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事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感慨。在高处有人在逆境中坚持,而诗人自己却像浮萍一般飘摇,不停地在时间的河流中漂泊,没有久留之客,只能暂时游览。

“窗开万壑春泉乱,塔锁孤灯万木稠”两句,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窗前是春天汹涌的溪水和错落的山峦,而古塔中的孤独之灯在茂密的树木间闪烁,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欲为吾师拂衣去,白云红叶又新秋”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高洁生活和精神导师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像古时的隐逸一样,披着长发,持拂尘之物而行,将尘世的一切都抛在身后,而那白云红叶的景致,又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到来,似乎是在告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自然的一种超然与融合之美。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居道林寺书怀

花落水喧喧,端居信昼昏。

谁来看山寺,自要埽松门。

是事皆能讳,唯诗未懒言。

传闻好时世,亦欲背啼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岳中寄殷处士

出岳与入岳,前题继后题。

遍寻僧壁上,多在雁峰西。

近说游江寺,将谁话石梯。

相思立高巘,山下草萋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岳阳道中作

客思寻常动,未如今断魂。

路岐经乱后,风雪少人村。

大泽鸣寒雁,千峰啼昼猿。

争教此时白,不上鬓须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庚午岁九日作

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

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

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