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漉篇

独漉复独漉,水深泥更浊。

水深终见底,泥浊不见石。

翩翩者凫鸟,引子游水湄。

我岂无矰缴,怅然为尔悲。

南山有乔木,北山有梓树。

此物本无情,俯仰如有度。

罗帏空堂上,尘暗蛛丝绕。

倚门久踟蹰,慷慨不可道。

床头龙鳞剑,中夜跃鞘频。

父雠不及报,空愧七尺身。

斑斑深山虎,白日下林麓。

岂敢避生狞,人能食其肉。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独漉篇》由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通过描绘一系列自然与社会景象,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首先,诗中的“独漉复独漉,水深泥更浊”两句,以漉水的动作比喻人生的艰辛与困苦,水深而泥浊象征着世间的复杂与不公。接着,“水深终见底,泥浊不见石”则揭示了尽管环境恶劣,但最终总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寓意着正义终将得以彰显。

“翩翩者凫鸟,引子游水湄”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凫鸟引领幼鸟在河边嬉戏,象征着生命的传承与自然的和谐。然而,诗人紧接着发出了“我岂无矰缴,怅然为尔悲”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自然界潜在威胁的忧虑,以及对无法保护所有生命的无奈与悲哀。

“南山有乔木,北山有梓树。此物本无情,俯仰如有度”通过对比乔木与梓树的生长状态,暗示了世间万物虽无意识,却遵循着自然规律,展现出一种超脱于人类情感之上的平静与秩序。

“罗帏空堂上,尘暗蛛丝绕。倚门久踟蹰,慷慨不可道”描绘了一个空寂的房间,蜘蛛网和灰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遗忘,诗人长久地站在门口徘徊,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感慨,可能是在反思人生的意义或是对某种失去的追忆。

最后,“床头龙鳞剑,中夜跃鞘频。父仇不及报,空愧七尺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面对未完成的使命和未能报答的恩情,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愧疚。同时,“斑斑深山虎,白日下林麓。岂敢避生狞,人能食其肉”以老虎捕食的形象,隐喻了人类社会中的残酷与生存法则,强调了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勇气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56)

释宗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阁词(其一)

复道丽明霞,阿房未当奢。

半空传笑语,长夜后庭花。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墓上华

墓上华,开满枝。

行人看花行为迟,行人有恨花不知。

不生名园使人爱,却生墓上令人哀。

谁家此墓临古道,寒食无人来祭扫。

莫是东君惜无主,遣此閒花伴幽兆。

聊持一杯酒,酹尔泉下客。

今日此花开正好,但恐明日花狼籍。

人生似花能几时,古人今人皆可悲。

形式: 乐府曲辞

道傍屋

道傍谁家有古屋,主人不在行人宿。

门户萧条四壁空,野草依然映阶绿。

春燕归来细相认,绕屋低飞疑不定。

徒令独客久咨嗟,无复高堂乐繁盛。

一从兵火照坤维,十家九家无孑遗。

愿留此屋行人宿,莫问主人归不归。

形式: 乐府曲辞

南雁词

胡雁向南飞,八月湘江道。

水清菰米香,两岸被红蓼。

栖息已自安,饮啄良易饱。

不忧罗网危,方矜羽毛好。

故乡穷漠陲,归梦空杳杳。

萧条古塞春,雪深沙浩浩。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