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寻梅二首(其一)

镜湖渺渺烟波白,不与人间通地脉。

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

东皇高之置度外,正似人中巢许辈。

万木僵死我独存,本来长生非返魂。

形式: 古风

翻译

镜湖水面广阔,烟雾缭绕泛着白色,仿佛与人间隔绝了地脉的联系。
古代骑龙仙人已经不吃烟火食物,习惯居住在空旷的山中以冰雪为食。
东皇(古代神话中的天帝)对此视若无睹,他们就像人间的巢父、许由那样的隐逸之人。
万物枯萎而我独自生存,原本我就拥有永恒的生命,并非死而复生的灵魂。

注释

渺渺:形容湖面宽广无边。
烟波:水面上的雾气和波纹。
地脉:大地的脉络,比喻人间的联系。
骑龙古仙:传说中的仙人,骑着龙。
巢许辈:巢父、许由,古代的隐士。
僵死:形容树木枯萎。
返魂:指复活的灵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超然的画面。"镜湖渺渺烟波白"开篇即以湖面的广阔和烟波浩渺,营造出宁静而迷蒙的氛围。诗人称湖水不与人间的地脉相连,暗示了其隐秘与超凡的特性。接下来,诗人借"骑龙古仙"的形象,描绘了一个远离尘世烟火、在空山中以冰雪为食的仙人,这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东皇高之置度外"中的"东皇"可能指的是东方的神祇或自然力量,诗人将其置于度外,表达了对这种力量的敬仰和超脱的态度。"正似人中巢许辈"将这位仙人比作巢父、许由那样的隐逸高士,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超脱尘世地位。

最后两句"万木僵死我独存,本来长生非返魂",诗人以湖边孤独的梅树自比,虽然周围万物凋零,但梅树依然坚韧生存,象征着诗人坚韧的生命力和对长生的理解,并非肉体的复活,而是精神的永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湖景和仙人的寓言,寄寓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疏山东堂昼眠

饭饱眼欲闭,心闲身自安。

乐超六欲界,美过八珍盘。

香缕萦檐断,松风逼枕寒。

吾儿解原梦,为我转云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登子城新楼遍至西园池亭

狂夫无计奈狂何,何况登临逸兴多。

千叠雪山连滴博,一支春水入摩诃。

吟馀骑省霜侵鬓,钓罢玄真雨满蓑。

逐虏榆关期尚远,不妨随处得婆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登山西望有怀季长

行年垂九十,举世少辈行。

敢言贫非病,要是老益壮。

平时懒书疏,有答未始倡。

张卿独所敬,夙昔推直谅。

迹虽隔吴蜀,相忆每惨怆。

使者交道中,万里问亡恙。

忽焉奉赴告,斯文岂将丧。

腰绖不抚棺,执绋不会葬。

送子岷山下,想见车百两。

我徒哭寝门,泪尽气塞吭。

年虽不耄期,仕谁不将相。

神明司祸福,于职岂亦旷。

霜风九月初,凭高极西望。

江原在何许,安得铲叠嶂。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登太平塔

我从平地来,忽寄百尺巅。

眼力与脚力,初不减少年。

渐高山愈出,杳杳浮云烟。

举手扪参旗,日月磨蚁旋。

天风忽吹衣,便欲从此仙。

且复下梯去,著书未终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