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八)中元再和

问夜如何矣。早鸡鸣、长安门外,车如流水。

争羡朝班仙仗好,老我闷怀有几。

端不为、洛阳流涕。

闻道地官初放赦,想魂兮、游戏应来此。

又遇着,廉纤雨。归来惟有高眠耳。

君莫问、吹笙击磬,南邻北里。

欲向兰盆礼古佛,借我消忧幢子。

更解脱、无常生死。

同病最怜阳羡客,和哀弦、弹泪乌丝里。

歌一曲,秋风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词以问句开篇,描绘了黎明时分长安门外车水马龙的景象,展现出都市的繁华与热闹。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对朝堂的热闹并不艳羡,反而因之而心生寂寥,暗寓壮志未酬的感慨。接着,提到地官初放赦令,暗示着人间的宽宥与希望,但诗人并未因此忘却心中的愁绪,反而想象亡者的灵魂在雨中游戏,流露出对生死无常的深深思考。

下片转向个人生活,诗人表示不再追求世俗的欢乐,只想归隐高眠,超脱尘世纷扰。他拒绝了笙磬之乐,转而寻求佛法的慰藉,希望能借此消除忧愁,看淡生死。诗人同情同样身处困境的阳羡客,他们一同在琴瑟声中弹奏哀歌,泪水融入秋风,表达了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切共鸣。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生死的哲思,展现了词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尤侗以明末清初的视角,通过中元节这一传统节日,抒发了对人生际遇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其九)中秋再和

作客三年矣。到中秋、天门街上,月明如水。

为问古时月尚在,照过今人有几。

几欢笑、几人泣涕。

明月原无圆缺恨,只人间、离合悲如此。

一霎变,风和雨。我今为月徘徊耳。

念家山、乱云遮断,美人千里。

待挹酒浆倾北斗,吞尽兔儿桂子。

更莫管、明生魄死。

但得嫦娥相顾盼,放白头、醉舞霓裳里。

听水调,歌头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其十)九日再和

四见重阳矣。怅悲秋、他乡何处?登山临水。

为问诸公高宴会,遍插茱萸有几。

何必学、牛山掩涕。

我忆楞伽湖畔路,是少年、行乐尝过此。

吟一句,满城雨。追寻昨梦依然耳。

惊回头、歌台舞榭,半成蒿里。

戏马龙山今在否,争甚英雄竖子。

谁保得、古而无死。

但趁清秋风日美,酹黄花、侧帽斜阳里。

怕转盼,寒沙起。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十二时慢.观猎

望平原、连天野烧,猎猎风吹千骑。

缚裤褶、雕弓韝臂。盘尽山头谷尾。

犬走鹰飞,猿啼雁叫,洒血成红雨。

到日暮、叠鼓鸣笳,酹酒烹鲜,再杀一回足矣。

记少日、卢龙塞上,蛮府参军无事。

戏逐孤儿,短衣匹马,射虎南山里。

载黄獐满车,归从妻子誇示。

叹残年、抚髀生肉,郁郁谁能堪此。

索米金门,摊书玉局,见猎空欢喜。

问先生谁伴,嗟乎子虚亡是。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兰陵王.伤春

江南陌,袅袅东风弄色。

垂杨畔、宝马香车,芳草王孙自相索。美人云鬓侧。

梦破残红半碧。

寻春去、莺送燕迎,十二栏干夜犹立。繁华等陈迹。

但雨涩莓苔,风动葵麦。游丝漠漠和愁织。

试目极千里,断烟寒食,邻鸡野哭如昨日。

落花泪盈尺。追忆。恨何及。问老去东君,争似书客。

天荒地远无人识。算往事只付,数声渔笛。

今宵沉醉舞短剑,歌昔昔。

形式: 词牌: 兰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