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子野歌

与君虽为外兄弟,语话寻常见肝肺。

自从不见半年馀,每望吴云辄流涕。

蘋溪松江同一波,半年不见当奈何。

长安市上相就处,弟能起舞兄能歌。

兄今赐第南薰殿,满戴宫花上林宴。

弟归便著堕游冠,他时山中傥相见。

吴王台畔杨柳黄,吴姬对坐调丝簧。

阿兄自对吴云坐,呼弟不来应断肠。

书来不应寄他物,只要秋林一双笛。

当使蛮奴月下吹,此时此夜须相忆。

形式: 古风

翻译

尽管我们虽为表兄弟,日常交谈直率坦诚。
自从分别已半年多,每次遥望吴地云彩都泪流不止。
你我曾同饮蘋溪松江水,半年不见情何以堪。
在长安街头曾共度欢乐,你善舞我善歌是旧时景。
如今兄长住在南薰殿,头戴宫花出席上林宴。
我回去后换下游乐冠,期待将来山中能再相见。
吴王台边杨柳已泛黄,吴地女子相对轻弹琴瑟。
兄长独自面对吴地云,呼唤弟弟却无人回应令人心碎。
来信不必寄他物,只盼秋天林中一曲笛声。
让蛮奴在月下吹笛,此刻此夜定会彼此思念。

注释

外兄弟:表兄弟。
肝肺:真诚,坦率。
吴云:指对方,可能来自吴地。
南薰殿:宫殿名,可能象征尊贵地位。
宫花:宫中赏赐的花朵。
堕游冠:游乐时所戴的帽子。
笛:乐器,代表音讯和思念。
蛮奴:仆人或乐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赠给友人赵子野的一首表达深情厚谊的作品。诗中,诗人以兄弟般的亲密关系开篇,强调两人之间的真挚情谊,即使身为表兄弟,也能坦诚相见,肝胆相照。诗人感叹半年未见,每当遥望吴地的云彩,都会心生感伤,泪水涟涟。

接着,诗人回忆起在蘋溪和松江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重逢的渴望。他想象在繁华的长安市上,两人曾经一起欢歌笑舞的场景,如今却只能独自怀念。诗人提到赵子野荣升南薰殿,身着华服参加宫中的盛宴,而自己则期待回归山林,期待未来的相遇。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吴王台畔的景色和吴姬的丝竹声,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暗示了赵子野的孤独。诗人希望收到的信件中,不是寻常的礼物,而是寄托思念的秋林笛声,想象在月光下由仆人吹奏,以此来传递彼此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与赵子野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相聚的期盼和离别的感伤。

收录诗词(261)

周文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

夜闻春雨来,浓绿净于洗。

有禽自南翥,自呼不能已。

岂非湘川下,或自江左起。

黄陵见哀妃,白下感游子。

仍多忧其兄,宛转深树里。

汝兄今何在,荆棘日靡靡。

岂非囚空山,或已投逝水。

年深桎梏化,波冷皮肉死。

鹧鸪谨勿痛,此系造物理。

吾若破析言,汝恨入骨髓。

风吹慈竹林,苔晕上深紫。

吾亦念故乡,日夜梦邻里。

不如各归休,阙月照西鄙。

形式: 古风

瞿塘神君歌

黄衫纱帽佳少年,炯然饿虎穷山渊。

不居秦鹿祖龙畔,却走碧鸡金马边。

左手斜执巨灵凿,右手敬抱禹贡篇。

离堆顺流已受命,一下不打天吴鞭。

有时挟弹暮云表,有时蹴游春风前。

有时却自著绛帕,走入药市寻神仙。

为人定似李太白,学道定似葛稚川。

孙翁走避乖崖叟,遣仆送画不取钱。

神君庙食与画像,千古万古当流传。

我昔梦上神君殿,偶值蓬莱众真宴。

洛阳开尽姚黄花,铜驼陌上难相见。

形式: 古风

敬思堂四言

有亭央央,高丘之傍。父兮母兮,坚深埋藏。

厦屋凄凉,宰木成行。春秋蒸尝,酒浆牛羊。

身体俯伛,虽劳弗彰。心志瞀乱,虽烦弗扬。

欲求幽阴,茫茫洋洋。两间四方,实系我肠。

何以照之,明神后皇。凡今之人,谁同慨伤。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望茅山六言三首(其三)

蒋家兄弟清古,著书互相推宗。

抟土划沙戏剧,穿岗度岭从容。

形式: 六言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