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苍茫明月上,夜久光如积。

野幕冷胡霜,关楼宿边客。

陇头秋露暗,碛外寒沙白。

唯有故乡人,沾裳此闻笛。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广阔的夜空中明亮的月亮升起,夜深了,月光如同堆积的白雪。
野外的帐篷在寒冷的胡地霜中显得凄凉,关楼里住宿着边疆的旅客。
陇头的秋露暗淡,沙漠之外的寒沙一片苍白。
只有故乡的人,听到这笛声会泪湿衣裳。

注释

苍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明月上:明亮的月亮升起。
夜久:夜深了。
光如积:月光如同堆积的白雪。
野幕:野外的帐篷。
胡霜:指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霜冻。
关楼:边关的楼阁。
边客:边疆的旅客或游子。
陇头:泛指陇山地区,古代边地。
秋露暗:秋天的露水显得昏暗。
碛外:沙漠之外。
寒沙白:寒冷的沙地一片苍白。
唯有:只有。
故乡人:家乡的人。
沾裳:打湿衣裳,常用来形容悲伤。
此闻笛:听到这笛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萧瑟画面,通过对明月、寒霜、秋露和寒沙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边关的荒凉与哀愁。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听闻笛声,不禁让思绪飘向远方的故乡,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首句“苍茫明月上”设定了整首诗的背景,是一个清冷而又辽阔的夜晚。"夜久光如积"则强调了时间的长久和月光的柔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寂寞的氛围。

接下来的“野幕冷胡霜”与“关楼宿边客”,进一步描写了边塞的孤独与寒冷。"陇头秋露暗"、"碛外寒沙白"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增强了诗中的悲凉气氛。

最后,“唯有故乡人,沾裳此闻笛”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听闻家乡笛声时的感慨与思念。这里的“沾裳”指的是衣服被风吹起,形象地表达了音符带来的乡愁如同一阵清风,让人的心灵也跟着颤动起来。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精妙描绘,传递出了一种深远而又沉郁的情怀,是唐代边塞诗的一幅经典之作。

收录诗词(165)

司空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相关古诗词

早春游望

东风春未足,试望秦城曲。

青草状寒芜,黄花似秋菊。

壮将欢共去,老与悲相逐。

独作游社人,暮过威辇宿。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拟百劳歌

朱丝纽弦金点杂,双蒂芙蓉共开合。

谁家稚女著罗裳,红粉青眉娇暮妆。

木难作床牙作席,云母屏风光照壁。

玉颜年几新上头,回身敛笑多自羞。

红销月落不复见,可惜当时谁拂面。

形式: 古风

迎神

吉日兮临水,沐青兰兮白芷。

假山鬼兮请东皇,托灵均兮邀帝子。

吹参差兮正苦,舞婆娑兮未已。

鸾旌圆盖望欲来,山雨霏霏江浪起。

神既降兮我独知,目成再拜为陈词。

形式: 古风

远寺钟

杳杳疏钟发,因风清复引。

中宵独听之,似与东林近。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