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一○)

伶俐衲僧,讨甚巴鼻。

著脚处寸草不生,著眼时佛祖扫地。

且道以何为据,不爱南山爱鳖鼻。

形式: 偈颂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智朋的作品,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了禅宗修行者的独特见解。"伶俐衲僧,讨甚巴鼻",形象地描绘了一个聪明伶俐但追求虚幻之物的僧人,"巴鼻"可能象征着某种迷惑或执着。"著脚处寸草不生,著眼时佛祖扫地",意指僧人过于专注于佛法,以至于周围的一切都显得无足轻重,连佛祖的威严也视若尘土,强调了修行者对世俗和权威的超脱。

"且道以何为据",进一步追问修行的真实依据,是否真有所谓的绝对真理可以依赖。"不爱南山爱鳖鼻",则以对比的方式表达出僧人舍弃世俗之爱,宁愿选择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如鳖鼻),来揭示出修行者内心的抉择和对简单生活的崇尚。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

收录诗词(229)

释智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九)

爰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东倒西擂。

异中现同,小中现大。

只如不涉眼色耳声,甚处与他相见,婺机罗,川纸会。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八)

无用之用,其用甚大。无功之功,其功甚博。

自然如龙得水,似虎靠山,壶中春色异人间。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七)

看楼打楼,东涌西没。

入水入泥,穿皮透骨,十字街头石敢当。

忽会转身句,便笑辽天鹘,达磨大师眼睛突。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六)

真灵无功,功超造化。真圣无相,相包虚空。

从权摄化,正按旁提。风行草偃,玉转珠回。

使人人向这里饱食味法味,惭愧。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