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九里潭

潭树老垂叶,荫兹千百寻。

蛟潜伏遗剑,鱼跃应鸣琴。

远客何所羡,神渊涵净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九里潭的静谧与深邃之美。诗人以“潭树老垂叶”开篇,形象地展现了潭边老树的苍劲与岁月的痕迹,其垂下的叶子仿佛为潭水披上了一层绿色的轻纱。接着,“荫兹千百寻”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潭水的广阔与深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潭水的无尽延伸。

“蛟潜伏遗剑,鱼跃应鸣琴”两句,运用了神话与自然的融合,蛟龙在潭底潜藏,遗落的宝剑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鱼儿在水面跳跃,仿佛回应着远处琴声的悠扬,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和谐的氛围。这两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想象力,也暗示了潭水的神秘与生机。

“远客何所羡,神渊涵净心”则是诗人的感慨与思考。面对如此深邃、纯净的潭水,远方的旅人或许会感到羡慕,但诗人更是在赞美中反思,潭水的“神渊”不仅映照出外界的景物,更是净化人心之所。这最后一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九里潭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触及了人的心灵世界,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橄揽

吾昔评橄榄,不在百果后。

其材中栋梁,其实过橙楱。

俗人多未识,至美或莫售。

材以远见遗,实以苦为诟。

华堂娱嘉宾,甘脆陈左右。

此物万里来,真味宁免陋。

欲观绝伦效,宜与危事遘。

江鱼肆潜毒,顷刻辄僵仆。

昔酒发狂醒,千日尚沈瞀。

性命如危弦,一绝不可救。

幸能服刀圭,咄嗟反其旧。

此亦天下奇,能使夭者寿。

岂殊鲁连子,谈笑解纷斗。

功成归海滨,不愿千乘富。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闻伯庸再安抚泾原

西师又失律,将帅各颠覆。

流血丹川原,积尸委山谷。

咄嗟仁寿域,短夭生理促。

王命有不行,国威为之衄。

鄙夫无忧责,感慨祗恸哭。

况闻哀痛诏,辍食想颇牧。

朝廷足名卿,多垒各含辱。

谋议宜深长,疮痍待湔浴。

使乎非常任,天子意所属。

百万气未苏,吾民且局缩。

贤人勤功名,报国忍劳笃。

往者博望侯,昔时来君叔。

再三持汉节,白发走川陆。

岂不久憔悴,事业光简牍。

关河据上游,郡国同心腹。

征膳向五年,强宗亦单独。

君乘赤轮车,一一询比屋。

唐虞升平风,惆怅难再沐。

形式: 古风

邻几过门不留戏作

陈平少负郭,亦回长者车。

贫贱虽足羞,犹问道何如。

此风固宜少,未谓今便无。

所望台阁贤,尚能念古初。

左轓涂朱漆,长绶要银鱼。

化我不少留,始知心见疏。

弥年寄禄仕,竟日劳簿书。

相与同笑言,俱幸逃空虚。

春秋期知我,雅颂诲起予。

兹意未可忘,君宜诵权舆。

形式: 古风

秋雪

剥候凋群阳,幽阴肆腾涌。

清霜飞云初,大雪吁不凶。

缤纷舞鸿鹄,细碎翻蠛蠓。

北风故相资,冻雨仍更纵。

泥涂绝行道,珠璧弃郊垄。

峨峨九重高,兀兀双玉耸。

寒光坐辉映,凛气弥冲拥。

壮士歌慷慨,儒生议刑宠。

长年昔未逢,噤语空多悚。

皇天无私尤,德惠答虔巩。

岂伊伤时和,盖亦遵顺动。

况兹秋方高,民麦皆在陇。

龙蛇蛰既坯,鸟兽毛亦氄。

农夫乐休役,天子宽垂拱。

信此丰年祥,尔曹何必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