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后作

新霁辨草木,晚塘明衣衿。

乳燕不归宿,双双飞向林。

微照露花影,轻云浮麦阴。

无人可招隐,尽日登山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雨后初晴,草木清晰可见,傍晚的池塘水面映照出衣襟的光亮。
小燕子不再归巢过夜,成双成对地飞向树林深处。
月光微弱,照亮了花朵的影子,轻盈的云朵飘过麦田的阴凉处。
无人能邀请我归隐山林,我独自整日登山吟诗以遣怀。

注释

新霁:雨后初晴。
辨:清晰看出。
草木:草地树木。
晚塘:傍晚的池塘。
明:照亮。
衣衿:衣领。
乳燕:刚出生或幼小的燕子。
归宿:归巢过夜。
双双:成对。
微照:微弱的月光。
露花影:花朵的影子。
轻云:轻盈的云朵。
浮麦阴:飘过麦田的阴凉。
招隐:邀请归隐。
尽日:整天。
登山吟:登山吟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登山吟咏的情怀。

“新霁辨草木”一句,以“新霁”指代初晴后天气清新的境况,“辨”字形容草木在阳光下更加鲜明可辨,展示了春日万物复苏的生机。

“晚塘明衣衿”则是对景色的一种细节描写,“晚塘”可能指的是傍晚时分的水塘,而“明衣衿”则形容水面反射着天空和周遭环境的光线,衬托出一片清澈。

接下来的“乳燕不归宿,双双飞向林”两句,以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来烘托季节之美。这些小生命在春日里自由自在地穿梭于树木之间,不愿回到它们的巢穴,显现出一种对新生活的渴望和热情。

“微照露花影,轻云浮麦阴”两句,则是诗人对光线与自然景物关系的一种细腻描绘。“微照”表明阳光并不强烈,而“露花影”则是在这样的光线下,露珠在花瓣上形成的倒影,“轻云浮麦阴”则表现了春日里云彩飘逸,与地面上的麦田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柔和宁静的氛围。

最后“无人可招隐,尽日登山吟”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美好景色中,感到心旷神怡,却又无人分享这份喜悦,只能独自一人登上高处,用吟咏来抒发内心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独自享受大自然之美、以及心中所蕴含的喜悦与孤寂。

收录诗词(110)

曹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 字:业之
  • 籍贯: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
  • 生卒年:约816~875

相关古诗词

题濮庙

晓祭瑶斋夜扣钟,鳌头风起浪重重。

人间直有仙桃种,海上应无肉马踪。

赤水梦沈迷象罔,翠华恩断泣芙蓉。

不知皇帝三宫驻,始向人间著衮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下第寄知己

长安孟春至,枯树花亦发。

忧人此时心,冷若松上雪。

自知才不堪,岂敢频泣血。

所痛无罪者,明时屡遭刖。

故山秋草多,一卷成古辙。

夜来远心起,梦见潇湘月。

大贤冠盖高,何事怜屑屑。

不令伤弓鸟,日暮飞向越。

闻知感激语,胸中如有物。

举头望青天,白日头上没。

归来通济里,开户山鼠出。

中庭广寂寥,但见薇与蕨。

无虑数尺躯,委作泉下骨。

唯愁揽清镜,不见昨日发。

愿怜闺中女,晚嫁唯守节。

勿惜四座言,女巧难自说。

形式: 古风

山中效陶

落第非有罪,兹山聊归止。

山猿隔云住,共饮山中水。

读书时有兴,坐石忘却起。

西山忽然暮,往往遗巾履。

经时一出门,兼候僮仆喜。

常被山翁笑,求名岂如此。

齿发老未衰,何如且求己。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不可见

常闻贫贱夫,头白终相待。

自从嫁黔娄,终岁长不在。

君梦有双影,妾梦空四邻。

常思劲北风,吹折双车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