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濮庙

晓祭瑶斋夜扣钟,鳌头风起浪重重。

人间直有仙桃种,海上应无肉马踪。

赤水梦沈迷象罔,翠华恩断泣芙蓉。

不知皇帝三宫驻,始向人间著衮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意境,通过对濮庙夜祭时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和逃离现实世界的愿望。

"晓祭瑶斋夜扣钟,鳌头风起浪重重"一句,以濮庙夜祭为背景,设定了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这里的“瑶斋”指的是供奉神灵的地方,“鳌头”则是古代传说中的海中巨兽,此处形容风浪之大。

"人间直有仙桃种,海上应无肉马踪"表达了诗人对于世外桃源的向往。这里的“仙桃”象征着长生不老,而“肉马踪”则是尘世纷争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比仙界与人间,抒发了超脱凡尘、追求永恒生命的愿望。

"赤水梦沈迷象罔,翠华恩断泣芙蓉"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隔绝感的复杂情感。这里的“赤水”、“象罔”、“翠华”等字眼,都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增添了诗歌的梦幻质感。

"不知皇帝三宫驻,始向人间著衮龙"最后一句,则是对权力高处不胜寒的一种反思。这里的“皇帝三宫”指的是皇家的宫殿,“著衮龙”则是一种装饰品,常用来象征皇权。此句暗示了即便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也有不得不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

整首诗通过对濮庙夜祭的描写,展现了一幅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家园的画卷,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权力与凡尘的反思情绪。

收录诗词(110)

曹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 字:业之
  • 籍贯: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
  • 生卒年:约816~875

相关古诗词

下第寄知己

长安孟春至,枯树花亦发。

忧人此时心,冷若松上雪。

自知才不堪,岂敢频泣血。

所痛无罪者,明时屡遭刖。

故山秋草多,一卷成古辙。

夜来远心起,梦见潇湘月。

大贤冠盖高,何事怜屑屑。

不令伤弓鸟,日暮飞向越。

闻知感激语,胸中如有物。

举头望青天,白日头上没。

归来通济里,开户山鼠出。

中庭广寂寥,但见薇与蕨。

无虑数尺躯,委作泉下骨。

唯愁揽清镜,不见昨日发。

愿怜闺中女,晚嫁唯守节。

勿惜四座言,女巧难自说。

形式: 古风

山中效陶

落第非有罪,兹山聊归止。

山猿隔云住,共饮山中水。

读书时有兴,坐石忘却起。

西山忽然暮,往往遗巾履。

经时一出门,兼候僮仆喜。

常被山翁笑,求名岂如此。

齿发老未衰,何如且求己。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不可见

常闻贫贱夫,头白终相待。

自从嫁黔娄,终岁长不在。

君梦有双影,妾梦空四邻。

常思劲北风,吹折双车轮。

形式: 古风

从天平节度使游平流园

池塘静于寺,俗事不到眼。

下马如在山,令人忽疏散。

明公有高思,到此遂长返。

乘兴挈一壶,折荷以为盏。

入竹藤似蛇,侵墙水成藓。

幽鸟不识人,时来拂冠冕。

沿流路若穷,及行路犹远。

洞中已云夕,洞口天未晚。

自怜不羁者,写物心常简。

翻愁此兴多,引得嵇康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