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

崛起巨河边,奔腾欲上天。

远临沧海尽,高与太行连。

大块横为脊,它山立似拳。

土膏经舜耒,石险任秦鞭。

洞黑狂吹雨,峰青冷罩烟。

店荒坛道绝,寺古柏梯悬。

崦漏微茫雪,岩垂淅沥泉。

迸根通砥柱,斜径入闲田。

北笑恒藏宝,西轻华耸莲。

三门遥托迹,五老迥差肩。

落实樵夫拾,灵苗本草传。

柱空擎雁塔,倒影盖渔船。

绘画终无手,封崇必有年。

盐池浮翠霭,董泽媚漪涟。

阴壑乖龙蛰,枯杉冻虺穿。

图经标数郡,神异产群贤。

呼寿嵩何谄,升中泰岂专。

斯文如已矣,此地可终焉。

暂看犹销病,频登合得仙。

许昌休自负,吾什亦铭镌。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在巨河边崛起,奔腾直冲云霄。
远离沧海,高接太行,如脊梁般横亘。
大地的宽阔处像脊背,其他山峰如拳头般矗立。
肥沃的土地曾被舜的犁耕过,险峻的石头任凭秦人鞭策。
深洞黑漆漆,狂风卷起雨水;山峰青翠,冷烟笼罩。
店铺荒废,道观断绝,古寺柏树攀附梯子。
崦嵫山雪迷茫,岩石间泉水潺潺。
根系深入砥柱,小径蜿蜒入田野。
北方宝藏深藏不露,西方莲花高耸显贵。
三门遥遥指向遗迹,五老峰间距开阔。
樵夫捡拾灵药,草木传承神迹。
空柱托举雁塔,倒影覆盖渔船。
艺术终无人绘制,尊崇必将长久。
盐池泛起翠绿雾气,董泽水面荡漾涟漪。
阴谷中龙蛇冬眠,枯杉间毒蛇穿行。
图经标注众多郡县,神异之地孕育众多贤才。
对嵩山的祝寿何等奉承,升中泰并非专有。
文脉若已消逝,此地便是归宿。
暂看山水能疗病,常游或许成仙。
许昌无需自傲,吾辈亦当铭记此处之佳景。

注释

崛起:兴起、矗立。
奔腾:水流快速流动。
沧海:古代的大海。
太行:中国山脉名。
土膏:肥沃的土壤。
董泽:古代湖泊名。
乖:不合常规。
铭镌:刻写铭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开篇“崛起巨河边,奔腾欲上天”展示了山河的雄伟气势,接下来的“远临沧海尽,高与太行连”则是从远处眺望,这个视角使得诗人感受到更为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

诗中的“大块横为脊,它山立似拳”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的雄伟与坚实,而“土膏经舜耒,石险任秦鞭”则是对山中道路崎岖和古代遗迹的描述。以下几句“洞黑狂吹雨,峰青冷罩烟。店荒坛道绝,寺古柏梯悬”通过对山洞、风雨、云雾等自然现象的描写,以及对人文景观如荒废的店铺和古老的寺庙的描述,展示了一个既幽深又神秘的世界。

诗中还有一系列关于植物和水流的描写,如“崦漏微茫雪,岩垂淅沥泉。迸根通砥柱,斜径入闲田”,这些自然景象交织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野画卷。

最后,“北笑恒藏宝,西轻华耸莲。三门遥托迹,五老迥差肩”等句中透露出诗人对这个地方深厚的情感和对于历史遗迹的尊崇。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文化传承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山川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丹水

瑟瑟复潺潺,朝宗去不还。

和云归汉浦,喷雪下商山。

影浸仙娥面,波涵织女鬟。

饮猿清满掬,渡鹿冷侵斑。

北润深通洛,东奔崄叩关。

灌园萦似带,漕硙曲如环。

夜枕惊幽梦,秋汀照病颜。

玉膏分地脉,银汉落人寰。

漱石藏青鲤,崩沙聚白鹇。

村桥微雨后,岸树夕阳间。

翠涨新萍绿,红浮败叶殷。

贰车时濯足,来伴钓翁闲。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五老化流星诗

五老知符命,皤然共效灵。

游河方告瑞,入昴忽为星。

接武传歌咏,翻身上杳冥。

来同聚井数,去作种榆形。

鹤发光难认,龙图兆可听。

至今依列宿,高印远天青。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五老峰

矗矗拂星榆,峥嵘与众殊。

精灵奔昴宿,神异载河图。

捧日光先及,参天礼不趋。

绿萝供组绶,清籁献笙竽。

泄雨遥沾华,堆岚下照蒲。

僧窗分未足,郡阁占应俱。

漠漠云交袂,霏霏雪映须。

巨灵羞用壮,玉女愿为奴。

磊落工难画,参差德不孤。

儿孙溪石小,几杖涧松枯。

洞鄙三茅隐,山嫌四皓逋。

分形皆自立,倒影要谁扶。

将数惭同汉,臣名合赞虞。

嵩峰真树党,天柱太无徒。

安得随人意,移将近帝都。

吾君南面处,万岁一齐呼。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东风解冻诗

习习气初通,峨峨势自融。

渌波归旧水,寒片漾和风。

暖想千溪绽,吹疑一夜空。

鹭翘休映白,鱼跃乍翻红。

缯裂方塘上,琼流巨壑中。

漪涟还浩渺,须赖济川功。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