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寂观

顺风曾出帝王尊,身后高名与观存。

石室深居广成子,布囊薄葬杨王孙。

流尘幂幂凝丹灶,清吹徐徐触绛幡。

牢落空山门昼掩,羽人亦说绝嚣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顺风曾助帝王登基,他们的英名如同庙宇长存。
石室隐居着广成子,杨王孙则简单下葬在荒野。
尘埃覆盖着炼丹的炉灶,清风吹过飘动着红色的幡旗。
空寂山门白天紧闭,连仙人都说这里远离尘世喧嚣。

注释

顺风:有利的风势。
帝王:古代君主。
尊:尊贵地位。
身后:死后。
高名:崇高的名声。
观存:长久留存。
石室:隐秘的石屋。
广成子:传说中的仙人。
布囊:简单的布袋。
薄葬:简朴的葬礼。
杨王孙:历史人物。
流尘:流动的尘土。
丹灶:炼丹的炉灶。
清吹:清新的微风。
触:轻拂。
绛幡:红色的幡旗。
牢落:空旷寂静。
空山:荒凉的山。
门昼掩:白天门扉紧闭。
羽人:仙人。
绝嚣烦:远离尘世的喧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所作的《简寂观》,通过对简寂观的描绘,展现了道教隐逸生活的意境。首句“顺风曾出帝王尊”暗示了观中可能曾有高人得道,超越世俗权力;“身后高名与观存”则强调了道家追求的名声不在于世间的浮华,而在于精神的永存。

接下来,“石室深居广成子”借用了广成子的典故,象征着修行者在静谧的石室中潜心修炼;“布囊薄葬杨王孙”则以杨王孙的节俭葬礼,表达对物质欲望的淡泊。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刻画了一个超脱尘俗、清静无为的道观景象。

“流尘幂幂凝丹灶,清吹徐徐触绛幡”描绘了观中的神秘氛围,丹灶象征炼丹修炼,绛幡则可能代表道教的法器,微风吹动,增添了宁静祥和的气氛。最后,“牢落空山门昼掩,羽人亦说绝嚣烦”写出了观中远离尘嚣的环境,即使是羽人(修道之人)也感到这里能消除烦恼,达到内心的清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静谧、超然的道观生活画面,体现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酬江西运使齐工部见寄

龙坂弥年别,长兹仰道风。

梦曾瞻使节,喜忽得诗筒。

词藻春林秀,恩私地镇崇。

因将示知者,传诵满江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三教圆通堂

师本佛之徒,潜心老与儒。

一堂何所像,三教此焉俱。

香火长相续,丹青久不渝。

高贤旌好事,二记耸龟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题安成刘伯玉日新亭

积善家馀庆,日新亭可云。

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儿侄既登学,晨昏在克勤。

欲知荣地力,此便是青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题纪信庙

汉祖临危日,将军独夺功。

一身虽是诈,万古尽言忠。

树老风声涩,天寒景色空。

我来观庙貌,无语对村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