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江西运使齐工部见寄

龙坂弥年别,长兹仰道风。

梦曾瞻使节,喜忽得诗筒。

词藻春林秀,恩私地镇崇。

因将示知者,传诵满江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多年在龙坂分别,长久以来仰慕您的道德风范。
梦境中曾见使者风采,惊喜中忽然收到您的诗筒。
您的诗文如春天林木般秀美,您的恩德如同大地般崇高。
我将这诗作展示给懂得的人,让它在江东广为传颂。

注释

龙坂:地名,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弥年:多年。
仰道风:仰慕道德风范。
使节:朝廷或官方使者。
诗筒:古代传递书信的筒子,这里指诗作。
词藻:诗文的华丽辞藻。
春林秀:形容诗文清新如春天的树林。
恩私:恩惠和私谊。
地镇崇:比喻恩德深厚,如同大地般稳固。
知者:理解并欣赏的人。
江东:古地区名,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鉴赏

这首宋诗是祖无择赠答江西运使齐工部的作品,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齐工部的景仰和接到他诗筒时的欣喜之情。首句"龙坂弥年别",暗示了诗人与齐工部有一段长时间的分离,可能是在异地为官或仕途上有所变动。"长兹仰道风"则表达了诗人对齐工部高尚品德和才学的持久敬仰。

"梦曾瞻使节"描绘了诗人曾经在梦中见到齐工部的使者形象,体现了他对对方的深深思念。"喜忽得诗筒"则直接表达了收到齐工部来信的喜悦,诗筒中的诗作如同甘霖般滋润了诗人的心田。

"词藻春林秀"赞美了齐工部的文采如春天林木般清新秀美,"恩私地镇崇"则表达了他对齐工部施予的恩惠和私谊的崇高评价。最后两句"因将示知者,传诵满江东",诗人决定将这首诗分享给知心朋友,期待它能在江东地区广为流传,进一步传播齐工部的名声和他们的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又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文采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题三教圆通堂

师本佛之徒,潜心老与儒。

一堂何所像,三教此焉俱。

香火长相续,丹青久不渝。

高贤旌好事,二记耸龟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题安成刘伯玉日新亭

积善家馀庆,日新亭可云。

诗书盈几有,道艺喜时闻。

儿侄既登学,晨昏在克勤。

欲知荣地力,此便是青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题纪信庙

汉祖临危日,将军独夺功。

一身虽是诈,万古尽言忠。

树老风声涩,天寒景色空。

我来观庙貌,无语对村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尚书余襄公西园

台阁清风正凛然,归休车骑曲江边。

及亲已具三牲养,负郭新添二顷田。

莱子长年荣綵服,卫公雅意乐平泉。

官闲道在心无闷,惟惜光阴事简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