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骚灵不可见,楚些竟谁闻。
欲采蘋花去,沧州隔暮云。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楚国文化的怀念之情。"骚灵不可见,楚些竟谁闻"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古代楚辞精神的追求与向往,却又感到这种文化精髓已经难以寻觅,无人能够领略其深意。这不仅是对过去文化的怀念,更是对自己时代文化衰退的感慨。
"欲采蘋花去,沧州隔暮云"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追寻古代美好事物的愿望。"蘋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楚国的文化遗产,而"沧州隔暮云"则是自然景观与时间流逝的写照,暗示了空间与时间的隔阂,使得这种追寻变得更加艰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文化怀旧情。
不详
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姑苏太守青娥女,流落长沙舞柘枝。
坐满绣衣皆不识,可怜红脸泪双垂。
石家金谷旧歌人,起唱花筵泪满巾。
红粉少年诸弟子,一时惆怅望梁尘。
云满衣裳月满身,轻盈归步过流尘。
五更无限留连意,常恐风花又一春。
万里飘零十二秋,不堪今倚夕阳楼。
壮怀空掷班超笔,久客谁怜季子裘。
瘴雨蛮烟朝暮景,平芜野草古今愁。
酣歌欲尽登高兴,强把黄花插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