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万里飘零十二秋,不堪今倚夕阳楼。

壮怀空掷班超笔,久客谁怜季子裘。

瘴雨蛮烟朝暮景,平芜野草古今愁。

酣歌欲尽登高兴,强把黄花插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漂泊万里已度过十二个秋天,如今倚靠在夕阳下的楼头,感到无比凄凉。
满怀壮志却如班超般无法施展,长久在外,无人理解我像季子一样身披破裘的落魄。
热带雨林和蛮荒烟雾中的朝暮景色,平野上杂草丛生,引发了无尽的古今之愁。
尽管想要借歌声排解忧愁,但我还是登上高楼,勉强地插满菊花以示欢愉。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飘零:漂泊流离。
十二秋:十二个秋季,指时间长久。
夕阳楼:傍晚时分的楼阁。
壮怀:豪壮的心志。
班超笔: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比喻有志于建功立业。
季子裘:指战国时吴国公子季札,他的衣裘被当作美德的象征,此处表示自己的落魄。
瘴雨蛮烟:热带雨林的湿气和蛮荒的烟雾,形容环境恶劣。
平芜野草:广阔的草地,象征着荒凉和寂寞。
古今愁:跨越古今的愁绪。
酣歌:痛饮高歌。
登高兴:登上高楼以抒发心中的高兴(实则为悲愁)。
黄花:菊花,常用来象征孤高和坚韧。
插满头:勉强插满头,表达内心的无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重阳节对远方家国的深切怀念和对个人英雄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以"万里飘零十二秋"开篇,表达了长久的漂泊生活与深沉的秋意给心灵带来的孤独感。"不堪今倚夕阳楼"则是说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站在夕阳下的楼台上,心中的不堪承受之情。

接着,"壮怀空掷班超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壮志豪情,但这一切都如同班超的笔下英雄事迹一般,只能在纸上谈兵,无从施展。"久客谁怜季子裘"则是说自己长时间身处异乡,谁又会怜悯我这份寒冷,如同古时季布的羊裘一样。

"瘴雨蛮烟朝暮景"写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荒凉景象,瘴雨和蛮烟交织在朝夕之间,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平芜野草古今愁"则是通过对周遭环境的观察,触发了诗人对于古往今来无尽忧愁的情感。

最后,"酣歌欲尽登高兴"表达了即便是在酒力将尽之时,也仍旧有着攀登高峰的激情。"强把黄花插满头"则是即使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像用黄花装点满头一样,即便是勉强也要表达出内心的不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在困顿中坚持自我、不忘初心的精神状态。

收录诗词(54)

殷尧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籍贯:浙江嘉兴
  • 生卒年:780—855

相关古诗词

九日病起

重阳开满菊花金,病起榰床惜赏心。

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

眼窥薄雾行殊倦,身怯寒风坐未禁。

沈醉又成来岁约,遣怀聊作记时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上巳日赠都上人(其一)

三月初三日,千家与万家。

蝶飞秦地草,莺入汉宫花。

鞍马皆争丽,笙歌尽斗奢。

吾师无所愿,惟愿老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上巳日赠都上人(其二)

曲水公卿宴,香尘尽满街。

无心修禊事,独步到禅斋。

细草萦愁目,繁花逆旅怀。

绮罗人走马,遗落凤皇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下第东归作

十载驱驰倦荷锄,三年生计鬓萧疏。

辛勤几逐英雄后,乙榜犹然姓氏虚。

欲射狼星把弓箭,休将萤火读诗书。

身贱自惭贫骨相,朗啸东归学钓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