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别业沧波外,秋风归去心。
玉绳天阙远,金柝海城深。
素瑟沈幽意,寒螀共苦吟。
邻渔知有约,乘月夜相寻。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希昼所作的《送朱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友人生活环境的想象和关切。首句“别业沧波外”描绘了友人的居所远离尘世,隐于江边,富有宁静淡泊的意境。次句“秋风归去心”则寓言了友人即将启程,秋风似乎也带走了诗人心中的那份离愁。
“玉绳天阙远,金柝海城深”通过描绘天上的玉绳(星宿名)和远方的天阙,以及海城的沉寂和金柝(守夜之物)的深沉,暗示友人将要前往的环境辽阔而寂寥,寄寓着对友人旅途遥远和艰辛的担忧。
“素瑟沈幽意,寒螀共苦吟”运用了象征手法,以素瑟(清冷的琴声)和寒蝉(悲鸣的昆虫)共同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以及对友人境遇的共鸣。
最后两句“邻渔知有约,乘月夜相寻”,写诗人期待与邻近的渔者相约,夜晚乘月光前去寻找友人,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和对相聚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富有画面感的送别诗,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不详
要地无深托,飘然又出关。
秋声动群木,暮色起千山。
岸草随秋远,江云入望闲。
何宵发孤咏,月冷洞庭间。
千峰邻积水,秋势远相依。
路在深云里,人思绝顶归。
长天来月正,危木度猿稀。
谁得同无念,寥寥此掩扉。
远念生泉石,人中事欲销。
卷衣城木落,寻寺海山遥。
帆影迷寒雁,经声隐暮潮。
后期俱未定,况我鬓先凋。
阙内寒生早,南山万木凋。
长空人望绝,积雪独寻遥。
静息非同隐,闲吟忽背樵。
几侵峰顶月,相念起中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