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缓步遵莓渚,披衿待蕙风。
芙蕖舞轻带,苞笋出芳丛。
浮云自西北,江海思无穷。
鸟去能传响,见我绿琴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在缓缓漫步于莲花盛开的池塘边,等待着萦绕的春风。芙蓉舞动轻盈,如带飘扬;苞笋初长,从丛中露出鲜艳之色。这一切都烘托出一个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象。
接下来,诗人眼界所及,是浮动的云朵自西北方向飘来,它们似乎与江海相连,令人遐想无限。鸟儿飞去时带来的回声,如同乐音,在诗人的绿色琴弦上回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他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由、远大以及艺术创作的向往。
不详
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发翠斜溪里,蓄宝宕山峰。
抽茎类仙掌,衔光似烛龙。
飞蛾再三绕,轻花四五重。
孤对相思夕,空照舞衣缝。
杏梁宾未散,桂宫明欲沈。
暧色轻帏里,低光照宝琴。
徘徊云髻影,的烁绮疏金。
恨君秋月夜,遗我洞房阴。
玲珑类丹槛,苕亭似玄阙。
对凤悬清冰,垂龙挂明月。
照粉拂红妆,插花理云发。
玉颜徒自见,常畏君情歇。
易阳春草出,踟蹰日已暮。
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
愿子淹桂舟,时同千里路。
千里既相许,桂舟复容与。
江上可采菱,清歌共南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