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吟

性亦故无他,须是识中和。

心上语言少,人间事体多。

如霖回久旱,似药起沉痾。

一物尚不了,其如万物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人的本性原本如此,关键在于理解和和谐。
内心的话语不多,世间的纷扰却繁多。
如同久旱后甘霖普降,仿佛良药能救治沉疴。
连一件事物都处理不好,又怎能应对世间万物呢。

注释

性:本性。
故:原本。
他:其他。
识:理解。
中和:和谐。
心上:内心。
语言:话语。
少:不多。
人间:世间。
事体:纷扰。
如霖:如同雨露。
回:降临。
久旱:长期干旱。
似药:如同药物。
起:治愈。
沉痾:重病。
一物:一件事物。
了:处理好。
其如:又怎能。
万物:世间万物。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中和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所作。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他认为,人的本性并无特别之处,关键在于理解和把握中庸之道("性亦故无他,须是识中和")。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比言语更为重要,因为人间纷繁复杂,言语难以穷尽("心上语言少,人间事体多")。

诗人以久旱逢甘霖和良药治愈疾病为喻,强调中和之道对于解决世间问题的显著效果("如霖回久旱,似药起沉痾")。最后,他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过于执着于一物而忽视整体的忧虑,即如果连一件事物都处理不好,又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万物("一物尚不了,其如万物何")。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含了邵雍对中庸智慧的推崇,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深刻见解。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中秋月

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阴。

求满直须当夜半,要明仍候到天心。

无云照处情非浅,不睡观时意更深。

徒爱古人诗句好,何堪千里共如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为人吟

为人须是与人群,不与人群不尽人。

大舜与人焉有异,帝尧亲族亦推伦。

人心龃龉一身病,事体和谐四海春。

心在四支心是主,四支又复远于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为客吟(其三)

忽忆东吴为客日,当年意气乐从游。

登山未始等闲辍,饮酒何尝容易休。

万柄荷香经楚甸,一帆风软过扬州。

追思何异邯郸梦,瞬息光阴三十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为客吟(其二)

忽忆东朐为客日,壮心初见水云乡。

岛夷居处邻荒服,潮水来时杂海商。

卧看苍溟围大块,坐观红日出扶桑。

虚生虚死人何限,男子之称不易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